重大專項:“大兵團作戰”催生更多“中國創造”
12英寸65納米刻蝕機在5個亞洲客戶芯片生產線投入使用。
在TD-SCDMA基礎上,研發出TD-LTE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代技術標準提案入選國際電信聯盟后選標準。
鹽酸安妥沙星、重組幽門螺旋桿菌疫苗等16種重大新藥獲得新藥證書,血脂康等多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獲準在歐美國家開展臨床試驗。
……
過去5年,作為“新時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調整經濟結構強大引擎”的我國科技重大專項,結出了累累碩果。
無疑,覆蓋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重大科技突破在下一個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0年下半年,所有四大板塊16個重大專項經受了專家組最嚴格的監督評估。專家和部門、企業負責人發出一個共同的心聲:在產學研‘大兵團作戰’中,構建上中下游貫通的創新產業鏈條,提高產業整體自主創新的‘系統動能’,是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必然選擇。”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主任許倞說。
比如,“集成電路裝備專項”聚集了產學研各類承擔單位130多家,涵蓋電子、通信、機械、化工多個行業,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蘇等18個省份。
“長電科技成功研發全球體積最小容量最大的USB存儲模塊并進入量產,聯合中科院微電子所等單位成立了國家工程實驗室。到目前為止,已獲授權專利59項,發明專利24項……”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于燮康說起企業的自主創新時如數家珍。
5年間,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科技創新在服務國家重點產業、重大工程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統計2009年,56個國家高新區工業增加值1.54萬億元,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0%;國家高新區萬元GDP能耗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