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創新打造國際領先水產企業,不斷提高在海內外市場的競爭力,綜合實力日益增強。
這家公司主要從事水產品加工、生物科技及海水苗種繁育、養殖業務,是一家集冷藏食品加工、海水養殖、科研推廣及國際貿易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水產良種場。
這家公司的總經理李存明說:“作為一家海洋科技企業,要在國內外兩大市場取勝,比拼的是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10年的發展,這家公司已經成為總資產19億元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自主研發團隊,先后被認定為首批國家星火計劃龍頭企業創新中心、首批全國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級企業研究開發中心。
近五年來,這家公司聯合承擔科研課題18項,其中863計劃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4項,國家海洋局公益項目2項,連續10年獲得省農業良種產業化工程的項目支持;申報國家專利34項,已獲授權13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7項。
為使產品走向世界,他們先后通過歐盟衛生注冊、美國HACCP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英國BRC認證、GMP認證,公司海水養殖基地獲山東省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養殖產品大菱鲆、海參(刺參)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公司目前擁有海參養殖面積41,400畝,具備大菱鲆500噸,海參120噸,海帶育苗11億株的養殖能力,到2015年將形成年產刺參近2000噸的海珍品養殖規模。
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建立了“海洋科技示范基地”,合作共建了“海珍品良種選育與健康養殖實驗室”,從事海洋魚類良種繁育、海水工廠化養殖工程技術示范及海藻良種種質的研究;海珍品健康苗種培育、海珍品健康養殖技術體系的構建等。今年他們在中國首次成功將大西洋鮭魚從種用卵孵化到成為商品魚。目前,已經成功培育20萬尾苗種,并進行工廠化養殖。
全國唯一的“國家海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落戶這家公司,目前,種質資源庫保存了國內外50個海帶品種(系)和19個裙帶菜單克隆系,自1992年以來全國僅培育了四個國家級海帶新品種,而這家公司就成功培育了3個,其中“901海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東方2號雜交海帶”是我國第一個通過品種審定并在生產中大規模應用的產品,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目前,這家公司生產的鱈魚、紅魚、真鱈、鮐魚、竹莢魚、蝦等產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美國及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
公司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每年加工魚片產生的魚皮、魚骨等副產品,變廢為寶,生產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大的膠原蛋白系列產品;并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海參加工新技術,研發出即食、液態、淡干、鹽干、凍干等海參系列產品及膠原蛋白系列產品。
公司與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共建海岸帶生物資源利用技術中心”,并推出“陸海一號”保健品,在國內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中國漁業協會評價東方海洋:“在海帶良種繁育與產業化開發方面處國際領先水平;在海水魚類養殖及水產品加工綜合利用方面處國內領先水平。公司綜合競爭實力位居全國同行業、同領域前列,具有強勢地位。”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記者 鞠川江 趙瑞雪)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