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jié)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yè)|文化 •  旅游|
    中國在線>要聞聚焦
    葉小文:我們是“老百姓”不能“老不信”
    2011-10-17 13:58: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打印文章 發(fā)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葉小文:我們是“老百姓”不能“老不信”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一副院長 葉小文

    編者的話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經濟持續(xù)繁榮,但中國的社會信任卻未能得到同步發(fā)展。諸如街頭有老人摔倒,鮮有人愿意上前扶一把的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不免讓人感慨:這個社會究竟怎么了?

    老人倒地,扶還是不扶?在傳統(tǒng)道德氛圍里,這不應該是一個問題。然而,在今天卻成為一個道德選擇難題。從2006年“彭宇案”,到今年“殷紅彬案”、“許云鶴案”,這一難題由于執(zhí)法因素的介入,變得使人更加困惑。不久前,衛(wèi)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專業(yè)技術指導也無助于破解社會道德難題。

    由此,我們更聯(lián)想到:信任,本是一個和諧社會里最基本的要求——

    不是嗎?當你打開水龍頭,要相信里頭流出來的水沒有毒;過馬路,要相信所有汽車都會在亮紅燈的時候停下來;坐高鐵、地鐵,要相信它不會突然追尾;就是你睡覺,也要相信這屋不是“樓脆脆”;遇事報警,要相信警察不是盜賊的同伙……如果吃葷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喝白水也怕有害元素,我們還能吃什么?

    講小道理,如德國社會學家盧曼所說:“當一個人對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時,早上甚至會沒辦法從床上爬起來。”講大道理,一個缺乏信任的民族沒有希望,一個缺乏信任的國家沒有未來。大到社會,小到個人,沒有信任,便如大海里的船,看不到航行的標識。

    也許這個話題并不那么簡單。如果正如學者們尖銳指出的:社會信任遠不是靠一個時期的輿論引導或政治動員就能建立的。那么,我們該如何重建中國的社會信任?《思想者》特邀3位學者就此發(fā)表看法,以饗讀者。

    畢竟,我們是“老百姓”,不要變成“老不信”。十人中有九人缺德,不是德不好;十人中一人有德,就是德尚在。總得使有德的人多起來,總得讓道德的土壤厚起來。古人說“厚德載物”,其實“厚德”,才能承載市場經濟。

    重建信任:“原湯化原食”  

    “信任危機”來自“信仰危機”。毋庸諱言,當前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存在信仰危機,其形成主要肇始于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過度追逐物質利益,人的發(fā)展片面化,忽視或無視信仰和人生價值。加上中國傳統(tǒng)信仰的世俗性與西方信仰的崇高性簡單對接,有些人便會遠離崇高,隨順世俗;面對社會上的各種不良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一時間是非難分,榮辱莫辨;而信仰、道德教育雖有好的頂層設計卻難接地氣,在耀眼的金錢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當前信任危機的蔓延,主因是傳統(tǒng)的信任在市場經濟面前遭遇了尷尬。“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字當頭,“信”也低頭,熙熙攘攘,信任沒了!但是,盡管我們痛心疾首地呼喊“民無信不立”,也不可能像孔夫子極而言之的那樣,“去食”而立,“去市場經濟”而立。民以食為天,“去食”何以立?社會主義也有市場,我們吃夠了藐視市場、不要市場的苦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市場經濟,特就特在能更好地發(fā)展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中重建信任,我們別無選擇。

    信任日漸式微,是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生的,是市場經濟發(fā)展不足的伴生物。許多不道德、不誠信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與市場經濟的不規(guī)范、不發(fā)達相關的。俗話說,“原湯化原食”,重建信任,要在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市場經濟中努力。

    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信用經濟”,沒有信任就沒有市場,就沒有市場經濟。發(fā)達的市場經濟與發(fā)達的信任、信用密不可分。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配置社會資源的一種經濟體系,它通過供求、價格競爭這些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機制,把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的潛力最大限度調動起來,并加以合理配置,從而推動生產力不斷向前發(fā)展。市場經濟畢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歷史形式,其道德的進步性在于:在人的獨立性基礎上形成的主體利益意識、自主自立意識、競爭意識和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人的個性、能力的自由和多方面的發(fā)展,從而歸根到底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起著巨大的解放和推動作用。正是建立在“自由、平等、所有權”的前提下,才產生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維度,即,尊重、誠信、守時、互利、效率等相關內容,這應該、也可以成為我們找回信任、重建信任的“內生”基礎。

    “市場經濟”≠“市場社會”

    發(fā)達的市場經濟,不僅需要自發(fā)的價值規(guī)律這只“看不見的手”調節(jié),當然也需要政府宏觀調控這只“看得見的手”調節(jié)。但信任出問題,往往在于“看得見的手”不受制衡。從政治學的原理看,不受制衡的權力會導致腐敗,絕對不受制衡的權力會導致絕對腐敗。從經濟運行的現(xiàn)實看,不受制衡的政府過度干預經濟,會放大黨政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絕對不受制衡的政府過度干預經濟,會導致權力與資本結合的“權貴資本主義”。

    政府的公信力是社會信任的基礎,重構公信力應首先從政府著手。傳統(tǒng)社會,以吏為師。但如果“吏”變成了“經濟人”,且得不到有力的監(jiān)督與約束,何堪為師?各級政府部門及有關組織必須主動作為,一方面接受公眾的監(jiān)督,遵循必要的法規(guī),約束自身的行為;另一方面適應當前渠道多元、利益多元、訴求多元的新情況,建立并完善鼓勵誠信、有利于重構社會信任的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經濟體制蘊含誠信的倫理道德,最終成為全社會普遍認同的行為規(guī)范。這包括,對所有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企業(yè)一視同仁。

    市場經濟需要政府“看得見的手”的作用,但應當有明確的邊界。政府參與市場行為,需要有嚴格的法律限定,政府不能“越位”,不能隨意決策,對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行為后果,必須追究決策者的行政責任。

    從個體來看,市場競爭中著眼于長遠利益的人,才能真正賺錢;所以市場經濟里的每個人——“老百姓”也要注重自己的名聲。僅就利弊核算來講,如果人們背信的風險成本很小而收益很高,越來越多的人會傾向于背信;如果人們背信風險成本很高而收益不大,越來越多的人會傾向于守信。社會要快捷地重建信任,就要以制度促進人們追求長期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

    面對利潤這個“聚寶盆”,手持利益這把“雙刃劍”,身處市場這個逐利場,要堅守倫理底線,明晰道德邊界,有所為,有所不為。“市場經濟”不是“市場社會”。經濟追求無止境,社會道德有底線。背信則名不達,名不達則利難至。要讓守信重義者“名利雙收”,背信棄義者身敗名裂。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關注中國經濟數(shù)據(jù) 2011年9月
    >> 詳細

    各地新聞
    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偉大覺醒,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開辟建設社會主義新道路的決心。>> 詳細
    點擊排行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響應分四級
    人民日報任仲平:文化強國的“中國道路”
     
    視覺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在线看福利中文影院| 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99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中文在线√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