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評選不是數論文”
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介紹說,在今年的增選工作中,對候選人嚴把學術質量關,嚴格按照院士章程中規定的“創造性”、“系統性”和“實際貢獻”的要求,嚴格堅持院士學術標準,在評審時強調將討論焦點集中到學術內涵和真正貢獻上,而不是論文和獲獎數目上。
對此,有科學家評價,這一信息傳遞著豐富內涵,“院士評選不是數論文”。
學風道德是院士標準的重要方面。在此次增選中,中科院嚴把學風道德關,各學部嚴格考察候選人學風道德,并全面、負責任地介紹給全體院士,進一步修改了承諾書的內容,強調院士自律和對社會、學部所承擔的責任。
為了保證院士增選工作的公正公平,中科院要求廣大院士在增選過程中,堅決排除外界干擾,抵制不正之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選舉環境,并堅持一視同仁。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指出,最高學術稱號并不能與最高學術水平直接畫等號,科學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科學不迷信權威也不能盲從權威,新當選院士要深刻認識到院士是科技界的普通一員,要恪守科學家的本分,永不停步、永不懈怠、永不自滿,爭取不斷取得創新成果。
白春禮還強調,新當選院士要言傳身教,勇于開展學術批評,無私地培養、提攜和支持青年人才,營造有利于創新型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
他要求新當選院士根據自己的專業專長,承擔學術兼職要量力而行,參加社會活動要謙虛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