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功利” 恢復“公益”——代表委員談公立醫院回歸之路
2011年3月,公立醫院踏上公益性歸途剛滿一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開始進入攻堅。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7日發布,進一步繪制了改革試點的行進路線,細化了改革內容,“公益性”也更為突出。
這份工作安排,回應了代表委員們的關切,引起了他們的共鳴。一些代表委員認為,公立醫院姓“公”,就要讓人民享有好的醫療條件和醫療技術,真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政府“兜底”,讓百姓看得起病
公立醫院公益性淡化、過于逐利是導致“看病貴”的原因之一。“如果政府不加大投入,扭轉公立醫院的逐利性,真正回歸‘公益性’就很難。”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夏績恩說。
在夏績恩看來,公立醫院改革一方面要降低藥品價格,調整醫療收費尤其是檢查費,減輕百姓看病的費用負擔;另一方面,對于醫藥分開后形成的收入“缺口”,政府應加大投入力度。
邁向“病有所醫”新時代--我國深化醫改進展盤點
看病報銷、預約掛號、社區看病、低價買藥……深化醫改啟動兩年來,各地各部門扎實推進各項醫改工作,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方面邁出堅實步伐。提高報銷水平、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強化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2011年,深化醫改繼續向“病有所醫”新時代奮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