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堅持融入式服務。堅持融入式服務,深化優化投資環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辦辦手續、征征地、騰片空地,讓項目方去搞建設就完事了,而是一旦項目落地,我們就要與項目方融為一體。每個項目除縣領導長期分包,縣里在全縣范圍內選拔了60名優秀年輕干部,商務局集中進行培訓后,針對項目的具體情況和難度選派一專人融入到項目中去。縣委提出,融入式服務要做到三條:一是信息為首,及時準確把項目方的情況、信息反饋到政府,要把小事做精做細做好;二是包項目的工作人員要做到和客商融為一體、親如一家;三是及時了解客商在項目建設、生產、經營、銷售、利潤、稅收、貸款等方面的所有情況信息,為每個項目做大做強給政府提供針對性的決策依據。通過融入式服務,得信息,定措施,打感情牌、智慧牌,感動客商,牢牢掌握主動權,讓客商積極主動落實協議、追加投資,使項目做大做強,破解了原來簽的多落實少、被動落實多主動落實少的難題。
高效的服務、寬松的環境、兄弟般的真情,贏得了客商的信任,堅定了客商的信心,激發了客商的投資熱情,使得投資商在追加投資的同時,積極向業內人士宣傳內黃、推介內黃,發動業內客商到內黃參觀考察、投資興業。在引進并建設了日日升、新明珠、新南亞等陶瓷生產項目,以及偉峰包裝、中源綠業、安琦物流等配套企業的基礎上,2010年,又新引進了順成、嘉德、歐米蘭等投資18億元、建設18條生產線的陶瓷項目。目前,內黃縣已引進陶瓷生產線50條,初步形成了中部五省目前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并被省工信廳確定為全省唯一的承接陶瓷產業轉移示范區試點。
發展前景
據統計,全國每年新增住宅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中原市場在6億平方米以上。今后十年乃至二十年內,國內市場的強大需求,特別是城鎮和農村的大量需求,仍將使中國建陶行業每年保持10%左右的速度穩定發展,市場潛力巨大。鑒于陶瓷產業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內黃縣提出了建設“中原瓷都”的構想,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50-100條國內一流的陶瓷生產線,把內黃打造成中部地區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
內黃引進的陶瓷項目全部采用國內最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車間長度達到1000米,項目投資強度達到每畝120萬元。一條陶瓷生產線投資1億元,年可生產拋光磚720萬平方米,年產值3億元,增加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00萬元,可直接用工600人,帶動就業2000多人;一條生產線一天進出貨物1000噸,按每輛車50噸位計算,需車輛20輛。三年內,50條生產線全部建成達產后,可直接用工3萬人,帶動就業十幾萬人,僅給工人發工資每年就5個億,財政收入增加5億元,新增工業增加值50億元,全縣生產總值將達到200多億元,比現在翻一番,相當于三年再建一個新內黃。屆時,內黃縣的經濟社會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將由一個農業大縣轉變為工業強縣,徹底擺脫落后面貌。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