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專家關注"廣東精神"評選 力推"重實干"
“廣東精神”評選大家談
外省專家關注“廣東精神”評選,力推“重實干”
廣東人的傳統就是實干
離“廣東精神”最終表述語的征集還剩最后4 天。自1 月20 日征集活動開展以來,“廣東精神”的“評判標準”從專家觀點擴大至群眾意見,并從廣東延伸到外省。至此,廣東評選自身精神已吸引到更廣泛的意見和建議。
臨近最終征集倒計時,網友的觀點逐漸集中,不少網友認為,毫無疑問,廣東精神無不體現“先天下”、“納百川”。網友“1hedian”這樣分析:“廣東改革開放引領中國30 多年,廣東勇于改革、開放、創新,即‘先天下’;同時能以謙卑的胸襟引進、吸收世界先進管理制度和科學技術,聚集各地人才,為‘納百川’。這正是廣東精神最生動、最真實的體現。”
民辦教育家、信孚教育集團董事長信力建則認為,廣東敢為天下先、包容八方的文化,背后蘊含的是廣東人的低調和務實,廣東人追求恬淡自在的生活方式,讓廣東的文化較其他地方更為厚積沉淀、悠然自得。在信力建看來, “重實干”同樣真實反映“廣東精神”之所在。該觀點得到遠在省外、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于風政的認同。于風政利用微博平臺參與了“廣東精神”最終表述語征集。他說: “其實,我覺得廣東人的傳統就是實干,實實在在地干,與國內一些地區‘天橋把式、光說不練’截然不同。”
為完整表述“廣東精神”,本土意見人士、網友“巴索風云”則提出,廣東民間慈善一直非常活躍,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廣東的慈善事業處于我國前列;截至2009 年上半年,廣東省還曾以6.42億元的捐贈總量排名全國第四。“因此,應把‘樂善施’作為‘廣東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巴索風云倡議道。
“廣東精神”最終征集倒計時
“廣東精神”最終表述語征集活動自今年1 月20 日開展以來, 得到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響應。2 月6 日為活動截止日期,主辦方希望在僅剩的4 天時間里, 廣大讀者繼續踴躍參與, 選出自己心儀的表述語。
投 稿者可登錄南方網、奧一網,或從報紙上剪下方框填好相關內容后郵寄到省委宣傳部理論處(地址:廣州市合群三馬路省委宣傳部,郵編:510082),或將所選內容以郵件的形式發送到電子郵箱:shwllch@163.com。投稿者須注明作者姓名、地址(含郵編)、聯系方式等相關信息。
主辦單位將從所有稿件中以抽獎方式抽出10 篇與最終結果最接近的稿件予以獎勵,每篇獎勵人民幣500 元。
注:從該表格中選擇一個您認為最合適的表述,在方框中打√。除這四組表述外,您認為還有更合適的表述請填在方框空白處。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