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父親割腎救女 稱出嫁女仍是父母心頭肉
女兒握著父親的手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病房,卓金鳳目送先于自己進入手術室的父親卓巖花,眼睛濕潤:當自己身患尿毒癥陷入絕境之際,父親以寬廣的胸懷與強烈的父愛,從福建趕到杭州獻腎臟。
福建老父撂下農活趕到杭州配型
今年28歲的卓金鳳,8年前從福建省嫁到浙江泰順縣泗溪鎮,不久生了一個兒子。夫婦倆均打工,雖說經濟上并不是很富裕,然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有著別樣的溫馨和滿足。幾年后,平靜的生活被殘酷的病魔打破。
4年前,卓金鳳感到容易疲勞,開始以為是干活太累而未重視。之后體檢發現腎臟有問題,血肌酐非常高。起初卓金鳳在當地醫院保守治療,但血肌酐如同脫韁野馬仍往上躥,最高時達到1200多,是正常人的近10倍。2010年的6月,腎病已發展至尿毒癥。
卓金鳳開始了漫長的治療過程, 4年來,夫婦倆除了省內多家醫院,還跑到北京、南京、山東等地,吃罷西藥喝中藥,然后是漫長的血透。花費幾十萬元,疾病仍不見好轉。
今年3月中旬,他們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二科肖家全博士仔細檢查后認為,目前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是移植。得知親屬間供腎可以救女兒,父親卓巖花連忙撂下手中的農活,搶著趕到杭州配型。配上了!那一刻,父女悲喜交集。
父親覺得能夠有機會救女兒,非常激動和興奮。而卓金鳳則心情十分復雜和沉重:“能夠從此脫離苦海自然高興,難受的是,自己的健康要用爸爸的健康來換。” 卓金鳳握住父親的手,難過地扭過身子,拭去淚水。
出嫁女兒也是父母的心頭肉
據了解,作為傳統一家之主的父親,在親屬間活體器官移植中(作為捐獻者)卻是“弱勢群體”。我國親屬間活體器官移植(包括腎、肝)千余例,作為長輩捐獻者,母親占了近九成,農村父親捐給出嫁女則更為鮮見。
在農村,按老觀念,嫁出去的女兒是人家的人了,但卓巖花夫婦倆對出嫁的女兒和兒子一樣疼愛。大女兒得病這幾年,他難受得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醫生跟我講清楚的,手術會給身體帶來創傷,像我這樣要下地干重活的,影響會更大些,但已顧不上那些了。親生女兒遭這么大的罪,現在有希望,我不幫她誰幫她?嫁出去的女兒仍是父母的心頭肉啊!”手術前,卓巖花說。
昨天,卓巖花及女兒先后被推進手術室。肖家全博士主刀從卓巖花身上取下一個腎臟,移植給卓金鳳。手術至下午3點半左右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