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四角蛤、雜色蛤利用與精深加工項目”通過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專家鑒定驗收。同時,“濰坊濱海現代海洋漁業公共研發平臺”揭牌,標志著濰坊濱海開發區貝類利用與精深加工研發生產基地建成。
“四角蛤、雜色蛤利用與精深加工”項目由山東濰坊龍威實業有限公司完成,項目自主研發了貝類低溫凈化系統,利用先進的環境調控技術對四角蛤進行凈化,使含沙量低于0.05%,保質期在12個月以上。同時,對貝類加工技術進行了研究,研發了產業化加工分離設備和風味蛤肉醬等四種產品,部分關鍵技術獲得了4項國家發明專利和一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項目成果整體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其中,貝類環境調控吐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山東濰坊龍威實業有限公司在濱海開發區建成了年加工貝類10000噸的海洋食品加工產業園,依托自營海水灘涂養殖基地,生產的多種貝類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比直接銷售初級產品每噸增值達5000元。
萊州灣沿岸是山東省第一大“貝類牧場”,僅濰坊沿海四角蛤資源量一年就將近4000萬斤,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但過去多以手工作坊式加工,產品單一,廢棄物利用率低。近年來,濰坊濱海開發區發揮資源優勢,全面實施“耕海牧貝”和貝類資源修復計劃,推行自然生態、標準化養殖,與科研院所聯合開展科技攻關,開發鮮活、快餐、休閑等貝類食品,完善貝類產品的質量檢測體系,力爭建成全國產量最大、技術最高、質量最好的貝類食品產業化基地。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 (記者 鞠川江 通訊員 孫廷友 蘇德會)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