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時節,口渴難耐之時,痛飲好幾杯水,是不是很痛快?當心,夏季“牛飲”解渴很可能導致“水中毒”。近日,由一名網友@南京曬出的一則關于“水中毒”的微博引發網友大討論,該網友引用外地新聞稱,20歲小伙猛喝兩瓶冰水暈倒,醫生診斷“水中毒”。我們每天都要喝的水也能喝出“水中毒”?網友微博傳言是否屬實?長沙是否也有類似“水中毒”患者?記者昨日特別進行了一番走訪調查。
微博傳言
年輕小伙球賽后喝水暈倒
7月12日,新浪微博@南京引用外地一則新聞稱,20歲小伙李楊在球賽后將兩瓶冰礦泉水一飲而盡,結果暈倒了。經醫生診斷,小李是因為飲水過量,導致急性“水中毒”。為此,@南京特別提醒廣大網友:“夏季喝水要及時補充鹽分,少量多次,少喝冰水。喝猛了你會頭痛哦!”
該微博發出后轉發評論量激增,絕大多數網友都對此事詫異不已。而對于喝水過量可能導致“水中毒”,不少市民也表示不知情。市民張女士滿臉質疑地說,每次爬山后,因為大量出汗,她都會喝很多水,貌似沒中過毒。但也有市民稱,在大量運動后大量飲水,的確會出現頭暈等癥狀,以往只是輕微中暑,在稍微休息一下后發現癥狀緩解后并未在意,之后也并未就醫,不知道是否這就是“水中毒”。
記者調查
身邊“水中毒”者并不少
我們身邊是否有“水中毒”患者?記者為此走訪了省會長沙部分醫院急診科和診所。自長沙進入“三伏”天后,各醫院確實陸續有接診類似的“水中毒”患者。
河西一所高校大三學生小葉是“水中毒”患者之一。今年剛滿20歲的小葉身高1.6米,體重70公斤。一直苦惱自己體重的她想趁著這個暑假好好在家節食減肥。減肥期間,小葉總忍不住想要吃東西的欲望,看到美容雜志上稱,每日喝8杯水就可養出好皮膚后,她決定以水充饑應對饑餓。但這一招僅僅連續執行了3天,小葉就開始感到頭暈,且喝水時感覺越來越惡心,后被緊急送往醫院才知道患上了“水中毒”。
無獨有偶,市民王先生近日陪女友游覽橘子洲風景區時,因當天氣溫偏高,擔心女友中暑,他就買了不少冰礦泉水和冰激凌給女友吃。結果,兩人還沒來得及享受逛公園的浪漫時光,女友就出現乏力、頭痛等癥狀。因擔心女友中暑,王先生隨后將其送至附近診所,結果也被診斷為“水中毒”。
醫生釋疑
“水中毒”屬于人體鹽分過度流失
“水中毒”究竟因何引起?天天與我們相伴的水什么時候有了“毒性”?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科醫師蔣志明介紹,這里所稱的“水中毒”并不是化學性中毒。而是指短時間內過量飲用水,導致人體鹽分過度流失,一些水分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導致細胞腫脹,嚴重的可能導致腦水腫。“水中毒”初期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癥狀,嚴重時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甚至引起生命危險。
據介紹,人體腎臟的持續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鐘16毫升,一旦攝取了超過這個速度的水分,過剩的水分會使細胞膨脹,從而引起脫水低鈉癥。當飲用過量水分時,血液內的電解質因為被水分排出體外而降至低于安全水分的濃度,影響到腦部的運作,可能會致命,但致死的機會非常低。
相關鏈接
4類人群飲水應小心
“運動量大的人群、高溫作業人群和老人、小孩特別要注意適度飲水,既不能少也不能過。”蔣志明還給市民總結了幾點健康飲水的小技巧:首先,夏季高溫時飲水,可適當補充鹽分,比如每500毫升加1克鹽,每次喝水控制在100毫升-150毫升,并且間隔半小時。其次,多吃水果蔬菜補充水分,比如西瓜就含有大量水分和鈉、鉀等電解質。此外,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飲品,飲水的水溫最好在10℃左右。
同時提醒市民,四種情形下大量飲水容易導致“水中毒”:大量運動后、腹瀉后、喝水充饑、桑拿后。 記者 匡春林 實習生楊苗
水中毒癥狀
發生水中毒,血液中鈉離子濃度過低程度不同會有不同的癥狀:
低于130mEq/L(摩爾離子每升):開始出現輕度的疲勞感;
低于120mEq/L:開始出現頭痛、嘔吐或其他精神癥狀;
低于110mEq/L:除了性格變化,還伴隨痙攣、昏睡的感覺;
低于100mEq/L:神經訊號的傳送受到影響,導致呼吸困難,可能會導致死亡。
來源:長沙晚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