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趨暖 “解凍”A股能否再升溫?
剛剛過去的7月,在經濟增速持續回落、擴容壓力難以緩解的背景下,A股持續下挫,上證綜指頻頻觸及三年多收盤新低,全月跌幅超過5%。而持倉賬戶改寫歷史新低,也顯示投資者信心幾乎降至“冰點”。
不過進入8月之后,“冰點”A股開始顯現“解凍”的跡象。自8月3日開始,上證綜指連續5個交易日紅盤報收,按照收盤點位計算,累計漲幅接近3%。
在這一波反彈的背后,是管理層多項舉措對投資者信心的提振。
從高調“喊話”呼吁投資者正視A股投資價值,到再度調降交易費用;從鼓勵上市公司回購破凈股份,到力推“員工持股計劃”。盡管部分舉措被質疑利好作用有限或缺乏可操作性,管理層呵護市場的苦心仍為A股市場帶來了久違的放量反彈。
而在政策面頻頻釋放暖意的同時,A股本身也在估值回歸之后顯現愈加明顯的吸引力。
截至8月8日,上證綜指平均市盈率已經降至11.59倍,低于2005年6月和2008年10月兩個歷史“大底”時的水平。此外,滬深兩市還有70多家公司的股票價格跌破凈資產。
初現筑底跡象的A股,若隱若現的“抄底”機會,正吸引部分先知先覺的資金“跑步”入場。過去一個月間,QFII資金呈現大幅凈流入趨勢。近幾個交易日成交量持續放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現著二級市場資金的“覺醒”。
農銀深證100指數增強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宋永安表示,從歷史規律來看,沒有只跌不漲的市場。“如今市場過度反應對經濟面的悲觀情緒,一旦經濟面有所企穩,市場會立刻修正之前的判斷,從而迎來上漲。”宋永安說。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傳出信息,下半年經濟工作將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將“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時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保持信貸適度增長。
或許,伴隨市場環境逐漸趨暖,A股市場將走出嚴寒繼續“解凍”。而真正能為這一過程添上一把火的,并非單純的利好數據,而是更多“穩增長”政策引導下的宏觀經濟見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