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兩會” 書記市長現場“解困”
昨日,一到廣州代表團分組審議會場,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就向各位代表們致歉。
原來,在前日人大會的分組討論時,由于和市委書記萬慶良趕赴同德圍現場辦公(如圖,萬家、張志韜攝),陳建華專門請了假。
來自廣州某公交公司的省人大代表肖婉華力撐陳建華。原來,同德圍的交通問題也困擾著出入此地的公交車司機。
居住在同德圍的30萬人出行難如何“解圍”?此番調研后,萬慶良、陳建華拿出一攬子“解圍”之策。
陳建華告訴記者,把同德圍建成“幸福圍”,主體是同德圍的居民,所以要把全體居民組織起來,共同出謀劃策。
會場內外無縫連接,正在打通同德圍“解圍”這一民生難點的緊要關節。
這樣的“兩會”很實在。
“兩會”的實在,并不止步于會場討論問題,更在于推動問題的解決。
在“兩會”的輿論場上,會場內外的通道打開,民意與決策的共振,讓大眾輿論的關注和參政議政熱情得以共舞,形成了推動進步的強大合力。
省人大代表楊柳建議,珠三角率先開展PM2.5監測,并通過把相關工作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形式固定下來,省委書記汪洋和代省長朱小丹當即拍板表示同意。這一經典案例,使人大代表踴躍發言、獻計獻策。
怎樣管好“瘦肉精”?如何為農民工建保障房?校車安全問題有何出路?……當記者走訪各代表團會場,總是可以挖到“猛料”,聽到實話。
切實關注并實實在在地解決民生,讓幸福來敲門,是老百姓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的期待,也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履職路上的追求。
據統計,2008年以來,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共2683件;省政協委員提出提案3000余件,立案2581件;這些建議、提案促進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得到解決。
實在“兩會”,讓幸福更實在。我們期待,每年一度的省“兩會”不僅能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也推動更多民生問題的迅速解決。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