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公開能否更徹底?
專家認為,政府性資金征收到使用全過程應公開
日前,國務院作出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明確要求2013年要進一步細化公開中央部門“三公經費”,“三公經費”預算決算總額和分項數額增長的中央部門,要細化說明增長的原因。同時,細化中央部門2014年預算編制,將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細化公開為購置費和運行費。
“這傳遞出一個信號:我國的預算公開正在由粗到細、由淺入深加速推進。包括‘三公經費’在內的預算公開將作為一種制度,成為政府行政管理和財稅改革的重要推手。”白景明表示。
白景明認為,目前,我國預決算公開的力度,仍與公眾期待存在差距。比如,地方政府公開的力度還不夠大,步伐也亟待加快。公開的內容不僅包括公共財政預決算,還應包括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以及社會保險基金,所有政府性資金從征收到分配、使用的全過程都應公開。政府性基金用在什么地方、建設了哪些項目,國有資產收益如何,都應讓公眾詳細了解。
公開得越具體,“賬本”才能越透明。公開的形式要更加通俗,公開的內容也要更加具體實在。不但要讓百姓看得懂“大賬”,還要看得清“細賬”,切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