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九號飛船、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組合體進行轉運途中。
昨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各分系統分別進行了加電測試,這也是“神舟九號”船箭組合體垂直轉運到塔架后,進行的一次綜合性“體檢”。這為下一步將要進行的人、船、箭、地聯合檢查做好了技術準備。
天宮備份技術未啟用
“天宮一號在軌飛行表現完美,一切正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10日說,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6月初降軌至對接軌道,等待神舟九號飛船前來相會。
“天宮一號采用了大量備份技術,但這些措施至今沒有用過,所有設備都工作在主份狀態?!敝芙ㄆ秸f。
自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以來,天宮一號已在軌運行255天。作為我國第一個可以在軌道上長期獨立運行的可載人空間飛行平臺,天宮一號的主要任務是為突破和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提供交會對接目標,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實驗平臺,進行空間科學、航天醫學、空間技術等試驗。
天宮將迎故鄉航天員
在接下來的飛行中,天宮一號不僅要與6月中旬發射的神舟九號實施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任務,還將第一次迎來來自故鄉的航天員。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說,目前,天宮一號姿態控制穩定,測量設備狀態良好,資源充足,內部環境滿足載人要求。
天宮一號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在軌工作壽命兩年。其中實驗艙可供3名航天員駐留。
綜合央視、新華社報道
揭秘
載人航天夏季首發如何耐高溫?
按照計劃,神舟九號飛船將于6月中旬擇機發射。這是載人航天第一次在夏天進行發射,如何適應夏季發射的要求,各大系統積極準備。
6月9日,發射神舟九號的長征二號F火箭從垂直總裝測試廠房轉運到發射塔架后,雖然有回轉平臺包裹,但還是要接受高溫、干燥的測試。
航天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張旭輝介紹,高溫影響最大的是對逃逸(塔)固體發動機的影響,逃逸(塔)固體發動機目前的額定溫度是20℃,正負10℃范圍內溫度都能夠適應。
據了解,昨天發射場各分系統分別進行了加電測試,這也是船箭組合體垂直轉運到塔架后,進行的一次綜合性“體檢”。這為下一步將要進行的人、船、箭、地聯合檢查做好了技術準備。
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崔吉俊介紹,到了發射區之后,工作安排相當精細,要精細到分鐘,各個項目之間的銜接非常緊湊,要緊張、有序,還要高效率。
來源:新京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