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
挪周末拼長假質量打折扣
“放松”、“自在”、“愉快”,這些假期里本該出現的高頻詞卻被“堵”、“擠”所取代,今年的“最長黃金周”,全國游客可以說是擠成了“一鍋粥”。本應舒適的黃金周為何變成了“黃金粥”?
2007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08年起取消“五一”黃金周,改為3天短假期,同時相應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通過雙休日的拼接,形成了5個3天“小長假”(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
但這5個3天“小長假”,在小萌等多數人眼里,與普通的雙休日沒有本質區別?!耙驗榛丶以诼飞暇鸵惶於?,在家里可能只能待半天就要返程了,所以家人都勸我干脆不要回家了,而且調休那天的班將來還是要補回來。”因此,像多數人一樣,小萌會去逛街、在家睡覺或看望朋友。
讓多數人不滿的是,實行小長假后,常常出現休息3天后連續工作七八天、一個月休息和工作時間被“大卸八塊”等情形,所以取消小長假的呼聲日漸高漲。
搜狐網友“粒粒橙”是一名企業白領,今年中秋節和“十一”的“上3休3上6休1上2休7”讓他摸不著頭腦,“為什么要調來調去,弄得我們這些上班族天天查日歷才知道哪天上班、哪天休息。”而十一長假“黃金粥”也讓他頗有怨言,今年10月2日他和家人去山東泰山爬山、看日出,一路上都是摩肩接踵的游人,“粒粒橙”笑言,“哥爬的不是泰山,是人山”。
新浪網友“小辮子”也是一名對現行假期持不滿意見的網友。她說,這種借調周末形成的小長假更像是延長版的雙休日,“代價是有時要連上6天班才能換來一個小長假,這種調換方式讓假期的質量‘打折’了。”(記者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