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嘗試 開啟行業探秘之旅
古井酒文化博覽園興建于1994年,園區占地面積117萬平方米,依托聞名天下的古井貢酒及其衍生的文化作為主要內容,具體景觀達四十余處,包括“華夏白酒第一館”古井酒文化博物館,“中國最古老的井”北魏古井,1000年前的地下宋井,源自于明代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的“公興槽坊”窖池群,用于祭祀曹操的“酒神廣場”,地下萬噸酒庫、釀酒體驗區與休閑區、古井園、古井賓館等。其中有三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即源自公元196年曹操晉獻“九醞酒法”以來的古井貢酒釀造工藝。
主要景點古井酒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52米。大殿是博物館的主展廳,共兩層,一樓和二樓共七個展區,東西兩邊是配殿。配殿后面是一條清式回廊。清式回廊連結的是古井最早的車間,也是古井酒廠前身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公興槽坊”舊址。館內藏有大量酒器酒具、文獻資料和珍貴酒樣。
古井酒文化博物館記錄的,是發軔于古井貢酒的鼻祖曹操以來的一代又一代古井人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古井酒文化博覽園給各界人士和游客留下最深印象的不僅僅是迷人的景色和豐富的藏品,更多的是古井人的精神和信仰。與此同時,這里也是古井人向社會各界傳播中國酒文化和古井酒文化的傳道場。在這里的每一件藏品和每一處景點,都蘊含著古井人對酒文化獨特的理解。
成為國家AAAA級景區之后的古井酒文化博覽園,建成以來,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2011年接待游客5萬多人次,2012年第四季度,將有逾三萬人前來參觀。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中國白酒文化,古井銷售公司組織了“萬人游古井”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近萬名游客將陸續到古井貢酒的生產基地,一睹“酒中牡丹”的風姿,體驗“一杯通古今”的絕妙境界。
精益管理 煥發傳統行業活力
在古井酒文化博物館里,珍藏著參加1989年最后一屆全國評酒會的368種酒樣。如今,很多酒廠都已經無力維系,相繼倒閉。如何與時俱進,扣準時代脈搏,抓住發展機遇,成為白酒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作為傳統行業,古井貢酒是國內第一家引入“精益管理”思想的白酒企業,將現代管理與傳統產業有機結合。2009年,古井集團引入了精益管理理念。經過近幾年的深入推行,古井集團已經從精益現場轉入精益工廠,建立了全面質量管理體系。
在古井貢酒的生產基地,記者看到了“質量為天,以堅定管控質量”的巨幅標語。經過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質量為天”的生產理念已經深深地印在每一個參與古井貢酒生產和管理的員工的心里,成為他們工作的最高指導思想。
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古井集團確定了“跨越式發展”的戰略,并提出要在2012年拿下50億,“十二五”末實現營業收入100億的目標。
為了實現百億目標,古井集團管理團隊積極籌備古井貢酒生態產業園。2012年9月9日,古井貢酒生態產業園投產,開始了試運營。11月3日,古井貢酒生態產業園產出第一壇美酒,亳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方春明,市長沈強高度關注,親臨場品嘗原酒,并為新酒封壇。
產業園集“酒產業、酒文化、酒旅游、酒生態”為一體,體現精益元素,突出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該園區建成后,古井原酒產能總共可達6萬噸,并新提供不少于8000人的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