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夢的世界對話”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來自中、美、英、法、德、俄、印、日等20多個國家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夢的世界對話”這一主題開展深入研討活動。今天,會議進入圓桌會議討論議程,眾多國內外與會專家紛紛表達了自己對于“中國夢”的理解和期許。
“實現收入分配的中國夢,其基本含義就是強調收入分配的公平正義,關鍵要素就是機會公平。”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權衡認為,只有實現機會公平,才能真正實現“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的中國夢。
研討會分別設置了“中國夢的世界對話”主題,以及“中國夢與中國道路”、“中國夢與世界繁榮”、“中國夢與和平發展”分議題研討會,并于今天下午閉幕。
王偉光(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
中國夢推動人類進步
我們要實現中國夢,不僅造福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
歷史和實踐證明,中國夢的實現,有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世界歷史意義。中國夢是世界和平發展之夢,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蒙受了外部地侵略,深知和平的寶貴。我們黨和國家歷來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侵略擴張和肆意干涉別國的內政,尊重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和統一。中國的發展不會走西方國家殖民擴張、掠奪他國資源的老路,而是主要依靠自身的資源力量,通過積極參與全球化的過程,通過與世界各國開展平等互利的合作來壯大自己。
中國夢是造福世界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立在繼承中華文明優秀遺產的基礎上,走的是一條自主探索、符合本國歷史傳統和現實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我們始終強調,世界文明是多樣,多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貢獻,應該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使人類更加和諧,讓世界更加美好。應當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在相互借鑒中推動各國的發展。
中國夢是推動人類進步之夢,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也是中國更好肩負起推動人類進步責任的過程。改革開放35年以來,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實現中國夢的進程就是對中華民族對人類發展做出貢獻的過程。而中國夢的實現也必將為實現人類共同的偉大夢想,提供強大的動力。
李侃如(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實現道路絕非一帆風順
中國是歷史上唯一同時進行著世界上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城鎮化和市場化的國家,而且全球化、以及非國有行業的增長和信息革命,所有這些巨大變化都在中國同步發生。由此出現社會緊張,社會壓力無所不在。如何應對所有這些變化對于中國的未來,對于實現中國夢的愿望都至關重要。我們知道,所有這些變革都會對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都會帶來緊張的壓力。我們都想實現夢想,但是怎樣實現夢想是很困難的。在歷史上,我們從未看到過哪一個國家同時進行或者經歷過這么多的重大變化。我非常敬佩中國一點,就是你們認識到了該做一些什么,然后就會采取積極行動。
社會道德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以及中國領導人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國現代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中國的政治體系非常有能力,而且非常注重功用和實效,并且在過去成功應對了很多重大挑戰。我提出中國面臨的前述各項挑戰,并不意味著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而是為了表達以下的觀點:即實現中國夢的道路絕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困難。
作為外國的觀察員,我覺得關注中國發展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三中全會給了我們一個大致的未來發展方向。新的中國領導人闡明了他們對中國夢的理解,以及實現中國夢的主要因素。那就是在不同領域的改革取得成功之后,這些成功本身就會改變環境,而發展環境又會改變體系,這是一個雙向的作用力。所以,隨著中國社會和經濟轉型的發展,它們將會為中國的政治體系創造出新的必須要應對的現實。
庫恩(庫恩基金會主席)
避免成空談應從細節做起
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在國內被大眾知曉,是因為他是《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的作者。尤其關注中國的改革開放的他,對于中國夢有獨到的見解。他坦言,中國夢避免成為空談,應從細節做起。把中國夢落到具體處,可以引發其他國家共鳴。“我希望以既理論嚴謹又務實可行的思維方式為中國夢正名。”
在大會期間的采訪中,庫恩更是闡述了他理解中的中國夢所涉及到的五個層面:國家、個人、歷史、全球以及對立視角。
在中國夢國家層面,庫恩認為,強大、穩定、富裕、和諧、文明、美麗、創新是其核心,而個人層面要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來說,人的情緒和成就感都需要積極心理需求滿足,如果每個人精神都很富足,也可以加強國家層面的中國夢。庫恩認為,中國歷屆領導人的一系列政治理念,都有中國夢的足跡,而近100年來,中國夢也一直在變化。
而對“全球層面的中國夢”,他表示,中國夢將給世界帶來切實利益是顯而易見的。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國內消費水平越高,意味著中國進口產品越多,創造的工作崗位和財富越多,也將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乘數效應。進一步講,隨著中國的科技進步,比如在生產廉價的電子產品等方面,中國的成功讓世界“沾光”,因為世界將從中國獲得廉價的必需品。
“對立視角的中國夢”從一個全新的視角,關注中國夢不同側面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他解釋,從對立視角看,中國夢可能也會存在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矛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等,這些都屬正常。
馬丁·雅克(《當中國統治世界》作者)
中國夢時代已經到來
中國夢預示著新開始,中國夢的時代已經到來。
國家夢與個人夢是相輔相成的,中國夢的實現有賴于眾多個人夢想的實現。這一點我們已經可以從中國年輕人對未來積極樂觀的態度上感受得到。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所闡述的那樣,每一個中國人都將經歷歷史性的重大改變,他們將更加與世界接軌、更加全球化、更加投入、更加自信、心胸更加開闊、更具環保意識。總之,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的夢想,是整個民族的夢想。
中國對自己未來和世界關系以及自己未來形象的看法必定會被中國歷史左右。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和自己的歷史聯系得那么緊密,甚至被歷史深深影響。中國夢的提出會鼓勵中國人去重新發掘國家歷史和國家未來的關系。然而,歷史并非唯一的決定因素。中國的未來將由歷史和現代化共同決定。這兩個因素是完全不同的。中國在不斷地經歷著革新。
思考中國夢需要這樣的思維。當世界不再由世界15%人口所構成的西方來主導和代表,而是被85%世界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取代,中國成為最重要代表;我們需要大大豐富想象力來預見這樣一個世界。
因此,中國夢并不僅僅局限于中國。中國夢關系到中國在發展中國家轉型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在世界轉型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中國的崛起會促進世界的轉型。中國越來越自信,這一點并不奇怪。歷史看起來似乎也是站在中國這一邊的:中國支持改變,改變也支持中國。這兩者是一個強有力的結合。
(原標題:“中國夢是造福世界之夢”)
記者 張駿斕 施平 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