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見人見物見事,從具體事抓起、從身邊事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事改起,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全市教育、衛生、政法、信訪等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逐項列出問題清單,帶頭整改公開承諾,在市級媒體分期分批晾曬整治成果,請群眾評判監督整改,認真落實專項整治工作任務。
衛生系統對全市醫療機構開大處方、濫檢查、違規收費、收受藥品回扣、開單提成、收紅包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重拳出擊。到目前,全市共處理違法違規事件174件,67人受到黨紀政紀處理;取諦“黑診所”63家,停止32家藥品經營機構診療活動,責令61家違規醫療機構整改;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延長門診時間,送藥送結果到病房,檢查結果互認,方便群眾就醫;利用12320衛生公益熱線和12345政府服務熱線平臺,健全醫患糾紛調處機制,接受群眾反映強烈的對患者權利和訴求不重視等醫患關系突出問題113件,辦結107件,群眾滿意率達98.13%。
教育系統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擇校、分班以及“亂辦班、亂補課、亂訂教輔資料”等問題,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通過多種形式公布招收學生入學條件、報名時間、招生計劃、招生范圍等有關政策,不得設置法律規定以外的其他條件限制學生入學;全市義務教育階段二軌制以上學校,在秋季開學前同一時間統一實行公開編班,邀請家長、新聞媒體及社會各界人士現場監督,各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分重點班、快慢班、特長班和教工班等,實現班級任課教師和生源均衡;市教育局制定治理教育“三亂”方案,學校與每位教師簽訂承諾書,對出現“三亂”現象的學校,嚴肅追究校長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政法系統開展涉訴信訪積案清理、查辦涉及民生領域職務犯罪等專項整治行動,并整合優化主城區交警、巡警、協警等警務資源,建立111個綜合警務站,全天候服務群眾。今年以來,查辦涉農領域案件15件20人,建筑業和民生領域瀆職侵權案2件。為解決“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問題,市委政法委從社會各界聘請50名執法監督員,建立常態化的群眾執法監督制度。
市信訪局從6月初集中開展“信訪百日大會戰”行動,摸清了底數,逐人逐案建立了臺賬,采取市領導包案督促、縣區和責任部門負責人包案解決的辦法,一周一調度,一周一匯報,及時掌握和通報案件辦理進程。目前,省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交辦的125件信訪積案辦結91件,辦結率達75.2%。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全市所有餐飲服務類食品加工生產小作坊和餐飲類食品攤販開展了為期100天的“百人百日百家店”集中整治,取締無證經營的餐飲類小作坊、小攤販,使持證率或登記率達到100%,全市食品安全狀況得到根本好轉;著力打造食品藥品規范化建設“樣板街”,對整治范圍內的1100家食品、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等經營單位進行了規范和整治,受到了群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