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化、生態化、集約化,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照此發展思路,緊扣轉型升級主線,加快醫藥產業集約集聚發展,去年,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醫藥產業放量提速,整體規模和運行效益大幅躍升,實現產值57.64億元、利稅5.9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8.95%和44.9%。
醫藥工業是大同開發區的優勢產業、支柱產業,2009年產業規模即占到全省的“半壁江山”。2010年啟動建設的醫藥園區為藥企提供了發展平臺、為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廣闊空間。去年,該區投資2.45億元,繼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夯實硬件平臺。投資1.46億元完成了高新技術園區4條4820米道路建設;投資6756萬元,完成了醫藥園區公用變電站建設并為3家企業接通用電;投資1113萬元完成了文瀛東三路供熱管網改造3.2公里,投資2137萬元完成湖東片供熱提升改造工程,園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已經成為面向省內外以及京津冀承接優勢產業、主導產業的重要平臺。
以園區為載體,強強聯合、兼并重組、異地收購,開發區加快推動入園醫藥企業提檔升級。重點推進了國藥威奇達、國藥中抗、普德等3家建成藥企達產達效;推進振東泰盛、同達、星宇星火等3家建成投產;推進仟源、惠瑞2家建設步伐;積極幫助天豐、利群、利豐3家醫藥企業尋找合作平臺,天豐世保扶藥業被湖南五洲通制藥公司兼并組建了大同五洲通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利群藥業與河北海偉集團合作投資4000萬元進行改造;大力引導國藥威奇達對維敏、星宇星火和仟源部分生產線的重組,同達對亞寶、光明的重組;引進國藥集團積極參與醫藥園區全鏈條產業發展,促進醫藥產業資源、技術、產品、市場的優化和競爭力的擴張。目前,醫藥和高新技術園區已開工企業11家,累計完成投資51.2億元,6家已投產。在全市利稅20強和產值30強企業中,該區藥企分別占了4家和3家。搬遷改造后的藥企整體規模、工藝技術、產品品質及管理運營能力等均大幅提升。(劉雙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