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用文化激發新農村建設活力
于麗爽
京郊各村都配備了大量先進的文化設備和設施。但是重配置輕管理,無人會用,使得這些設備閑置起來。延慶縣大榆樹鎮創新工作方法,設專門的管理員,把閑置的文化設施管起來用起來,村民的文化生活活躍起來、豐富起來,這是一個好的做法。
文化的發展影響著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文化建設是重要的支撐和可持續的后勁。
首先,農村文化建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推動力。農村文化建設擔負著教育農民,提高農民素質,激發農民在經濟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任,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將極大地促進農村生產力的發展。
其次,農村文化建設是農村精神文明的助推劑。離開了農村文化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將無法推行。
另外,農村文化建設更是農村政治民主的推進器。農民文化水平提高了,有了知識,視野才會更開闊,思維才會更開放,思想才會更開明,才能更準確地理解國家的政策,更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積極地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從而推進村民自治的實現。
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農民對現有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不滿足,他們渴望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動,開始追求寓教育、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多樣化的文化。農村文化建設必須要適應這一要求,豐富文化活動,創新文化形式,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管理、有組織、有引導,用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村民引導到積極、健康的文化生活中來,讓先進文化占領新農村文化陣地,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品位,為新農村建設增添無限生機、激發無限活力。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