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李欣勵:兩會大場面,欣勵微觀察。我手里拿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這份報告當中我發現了一個大家期待已久的數字,2015年我國GDP增速預期目標為7%左右,為何是7%?是高還是低?向何要動力?這說明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新常態下仍有新的增長點,我們要正確認識、適應、引領這種新常態。
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全國人大代表 賴小民:這個增長速度下行到7.4%的話,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過高的發展速度的話,難以支撐,中國經濟體量已經變成全國第二大經濟體量了,基數已經做大了。
全國人大代表 劉永好:我覺得這個7也是合理的,從事業上看,要是相對較長期的保證7,這是非常高的速度了。
全國人大代表 董明珠:所以這個7%我認為還是比較合理的,特別是任何一個形式的發展和一個事態的發展,它總是要有一個休整期。
全國政協委員 朱耀光:對中國而言,我們這個7%,是一個提質增效的7%。
全國政協委員 賈康:顯然這是一個適應咱們經濟下行做的一個,應該講是大家都高度關注的調整,所以在今年7%左右的情況之下,我們還要關心再往后它怎么樣能夠盡可能地相對順利軟著陸,趨穩而對接一個比較合意的一個中高速增長平臺。
新華社記者 李欣勵:好的,用一個經典的比喻來說,中國的經濟就像滑雪,既需要速度,也需要平衡,更需呀勇氣,而在平衡、速度、勇氣這三個關鍵詞中,我認為今年最重要的是平衡,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呢,中國經濟已經上了一個大臺階,體量大了,家底厚了,百姓的生活也改善了,如今我們就可以用更大的力量去做過去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真正推動中國經濟向轉型升級和體制這樣一個臺階上推進。所以,在我看來GDP的增速換擋,體現的是國家的經濟富強;而經濟進入新常態,彰顯的是一種進步。這是欣勵為您帶來的兩會觀察。
綜合新華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