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個食藥監所覆蓋全市基層
市民開餐館 就近辦證好方便
“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拿到餐飲服務許可證,太好了!”11月5日,在市食藥監局沙坪壩分局歌樂山鎮食藥監所,餐飲店老板劉波既高興又有些吃驚,因為從提交資料到拿證只用了5天時間,這要放在以前,至少要8個工作日。
劉波能夠在短時間內拿到餐飲服務許可證,得益于我市自去年開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這次改革,通過設立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將部分行政審批權下放到基層。比如500平方米以下的餐飲和個體食品流通許可證、保健食品和二類醫療器械備案等都能在基層所辦理。
“這也意味著,要想在歌樂山地區開餐館,只用到歌樂山鎮食藥監所辦許可證就行了,不用再跑去沙坪壩區行政審批大廳。”歌樂山鎮食藥監所有關負責人介紹,不僅可就近辦理,還簡化了許可流程、減少了審批環節,辦證時間也由以前的8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為申請人節省了不少時間。
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立1018個基層食藥監所,涉及每個鎮街,在農村行政村和城鎮社區還設立了上萬名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構建起食品藥品四級網絡監管體系。
“以前食品安全監管是多個部門負責,現在職責也明確了,只要是食品安全投訴,就歸我們管。”市食藥監局副局長李林說,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基層所負責所在轄區食品藥品、保健品的投訴舉報并進行監督。
以南岸區為例,在食藥監所成立之前,南岸區分局餐飲科只有4個人,按照2人共同執法的原則,只能分成兩個組,面對全區這么多餐飲企業,根本忙不過來。現在將監管職責下放到基層食藥監所以后,實行屬地管理,監管力量明顯增強。今年以來,南岸區分局共立案79件,罰沒168萬元,涉及食品、藥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等領域。本報記者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