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重慶圖書館,《三毛傳》作者崔建飛與重慶市民漫談三毛的文學和人生。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三毛的一曲《橄欖樹》,傳唱廣遠,而她筆下的遠方故鄉,并不遙遠,就在重慶。
“三毛始終沒有忘記重慶,三毛是臺灣作家,也是重慶作家。”昨日,《三毛傳》作者崔建飛作客重慶圖書館講座,揭秘三毛與重慶的不解情緣。
“黃桷埡,黃桷埡,黃桷埡下有個家,生個兒子會打仗,生個女兒寫文章。”這首有關南山黃桷埡的民謠,很多老重慶都會唱。上世紀40年代,黃桷埡老街陳家生下女兒,取名陳懋平,她就是后來名滿天下的作家———三毛。
昨日上午,崔建飛專門到黃桷埡老街探訪三毛故居,“三毛故居最準確的地點是南山街道黃桷埡老街145號。”
這棟老房子門前掛著“三毛故居茶社”招牌,進門左邊房間是臥室,據說,當年三毛在這間房里出生。
重慶圖書館副館長張波介紹,這棟老房子曾是繆家大院的后院,三毛的母親姓繆。據介紹,相關部門將對三毛故居進行打造。
所有資料都介紹三毛出生于1943年,崔建飛說,三毛實際出生于1945年,留學西班牙辦理護照時,她虛報了兩歲。
1948年,3歲的三毛隨父母遷居南京。盡管走遍萬水千山,“三毛始終沒有忘記故鄉重慶。”
“三毛自我介紹里,一直說自己是重慶人。”崔建飛說,三毛有兩個護照,西班牙護照上,籍貫一欄出生地填的是重慶。三毛多次說,“我出生在重慶黃桷埡,我是重慶人。”“重慶賦予了三毛性格、文學才華。”崔建飛說。
1990年深秋,離開重慶42年后,三毛第一次回到故鄉,回到黃桷埡故居、父親曾工作過的美平大樓。
兩個月后,三毛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