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訊 (記者陳維燈)1月6日,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我市于近期出臺了《重慶市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污水、廢氣、垃圾)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實施方案》,工業企業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于本月正式啟動,并將率先在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和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農村地區實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污權儲備。
排污權是指在許可核定的排污指標數量內,排放單位按照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向環境直接或間接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權利。
我市于2009年啟動了排污權交易試點,并于2011年獲得財政部、環保部批準,成為全國第八個、西部第一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國家試點省市,并制定了《重慶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明確規定全市新(改、擴)建工業項目,只要有新增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均須通過排污權交易有償獲取,并分步將國家實施總量控制的四項主要污染物指標全部納入排污權交易范圍。
市環保局負責人表示,隨著經濟發展,排污權交易價格將不斷提高,為降低成本,企業必然采取多種方式減少污染物排放。這樣,用經濟手段打破原來的污染控制模式,讓企業從被動減排轉為主動減排,從而達到控制污染總量的目的。
截至2014年11月,我市已累計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930次,成交金額累計達8988.827萬元。
在此基礎上,我市又于近期出臺了《重慶市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污水、廢氣、垃圾)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實施方案》,確定全市所有工業企業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于本月啟動,其他行業排污單位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在條件成熟后實施。此外,我市將率先在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和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農村地區實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污權儲備。
據了解,我市建立了排污權儲備和調控機制。通過依法取締、關閉污染企業回收排污權,從排污權交易市場回購排污權,建設運營生活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場等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獲取排污權等三種方式進行排污權儲備。
該負責人介紹,在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和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農村地區率先實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污權儲備,其目的是為保障這兩個區域進行生態涵養和生態保護發展,以及城鄉建設提供環境容量支持,同時也可適時投入排污權交易市場,以激活和調控市場,或者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科技示范、重大民生等項目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