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天子橋藏著建文帝行蹤?
秀湖公園內的天子橋全長55米,共有5個橋洞,橋洞在湖面上如同弦月,橋拱連同水中倒影合為一圓,寓意日月同輝、陰陽相合。這座天子橋據說同明朝建文皇帝有著莫大關系。
據史料記載,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皇帝朱允炆被他的叔父朱棣奪了皇位,這位年輕皇帝的最后下落成了千古之謎。
據傳,燕軍破城而入時,朱允炆欲拔刀自盡。少監王鉞攔住告訴他,明太祖在臨死時,給朱允炆留下一個鐵箱子,讓王鉞秘密收藏于奉先殿內,在朱允炆大難臨頭時交付于他。
群臣急忙把箱子抬來,打開一看,里邊有三張度牒,也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建文帝等三個人的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寫明:“建文帝從鬼門出,其他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
于是,建文帝剃了頭,換上僧衣,帶了九個人逃出皇宮。之后,建文帝隱名易服,云游云南、貴州、四川、湖北、江浙、廣東等地,并于永樂元年在璧山隱居。
明萬歷年間,當地人在璧山天子崗修建天子橋以資紀念。于是,在秀湖公園建設時,璧山人對天子橋進行了別具匠心的復建,并在橋旁的石頭上鐫刻文字,記載這段歷史。
小帖士
從重慶主城出發,往大學城方向,經璧山隧道,到璧山城區。秀湖公園位于璧山東林大道西面,在璧山老城區與綠島新區的結合部,緊鄰璧山新商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