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的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的工作就應該跟進到哪里、正能量就應該傳遞到哪里。2014年,市政協堅持以“委員傳遞正能量”履職實踐活動為抓手,著眼全市改革、發展、民生重大問題,在履職中助力全市加快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廣泛傳遞“科學發展、富民興渝”正能量。
為改革建言 直面熱點問題
“工業要用地,城鎮要占地,農業要保地。如何解決這矛盾?”農村改革,耕地保護是繞不開的問題。
“只有科學界定綜合執法的職責范圍,才能避免綜合執法機構管理事項過于寬泛,陷入‘小馬拉大車’的被動局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如何理順綜合執法機構與職能部門的職責?
……
2014年11月27日,來自市政協32個界別的委員代表和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聚集一堂,就“落實2014年重慶市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展開界別協商。會上,12位界別委員代表就金融、開放經濟、“三農”工作、行政體制、社會民生等多個領域改革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
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市政協積極作為,通過提案、調研、專題協商等多種形式,直面熱點問題,為深化改革建言。
市政協四屆二次會議期間,市政府對政協一號提案《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監管的建議》進行了現場辦理。會后,市政府采納提案建議,將原分散在衛生、質監、工商和食藥監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整合,重新組建了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和各區縣分局,結束了“九龍治水”式的分散監管格局。
為發展獻策 緊扣富民興渝
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作出了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如何準確把握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意圖,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市政協把“深入貫徹落實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列為2014年的重點協商課題并與履職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充分發動全市各級政協委員積極參與調研,為區縣發展建言獻策。
由市政協經濟委牽頭,市政協人資環建委、民宗委、區縣聯絡委和民革市委分別承擔一個片區的調研。在歷時半年的調研中,38個區縣政協和市區兩級政協委員積極參與,最終形成了1份綜述報告、5份片區報告和40份區縣政協報告。
“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大力發展渝東南民俗生態旅游,優化都市功能區三大環境……”市政協四屆十次常委會上,2位在渝全國政協委員、10位市政協常委、5個組成單位共提交18篇發言材料,14位代表圍繞五大功能區域發展作了大會發言。17個部門的同志參加會議,聽取意見的部門之多在市政協的歷史上是少有的。
圍繞實現“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總任務,市政協積極搭建平臺、拓展議題、創新方式、暢通渠道,鼓勵委員為科學發展獻可行之良策。
為民生助力 凝聚強大合力
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助民生改善,是人民政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去年4月,巫山縣建平鄉千噸蓮白滯銷。正當菜農們愁眉不展之際,市政協委員游達派出的采購隊伍進駐建平鄉,連續10天收購蓮白200多噸,并推動在永輝超市各門店設立“農超對接銷售專區”,既解了菜農燃眉之急,又以低價回饋市民。
在璧山衛寺村,薛方全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開墾荒山、修建道路,建成4000畝“正興柚”示范基地,帶領當地農民走特色農業現代化產業化道路。
……
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市政協號召委員們堅持“盡力”與“量力”相結合原則,將盡責履職、助力民生與本職工作、專業優勢、人脈資源相結合,各展所長,各盡其能。
“只要我們每一個政協委員都能夠像冰心老人筆下的小橘燈那樣,通過實際行動,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需要關心的困難群體或需要幫助的民生社會事業奉獻心力、傳遞溫暖,定能凝聚起眾多力量。”在市政協召開的“為民生助力”專題座談會暨民生問題懇談會上,市政協特聘委員沈曉陽的一番話,道出了委員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