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上海世博會主辦方給記者提供了一本《關鍵詞讀上海世博》的小冊子。這兩日,記者“按圖索驥”踏訪世博園,通過九個關鍵詞,“閱讀”本屆盛會的多姿多彩。
——“城市”
從巢居、穴居發展到聚居,人類始終在尋求生存過程中的安全庇護所。工業革命推動了城市的不斷產生、擴大。當159年前,首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開幕時,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只有6%;而如今,當上海舉辦2010年世博會時,全世界已有50%的人居住在城市。據估計,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將會增至50億人,占世界總人口的61%。
上海世博會將主題定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世博史上第一次出現“城市”主題。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認為:上海世博會的主題,也是城市主要的存在目的。
——“記憶”
在上海城市最佳實踐區,按1:1比例復制的澳門百年老當鋪“德成按”以青灰色的外表素面示人。印章、當票、當簿……城市面貌在日新月異,但這家歷史性的當鋪卻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
這般保存城市“記憶”的例子,在上海世博園比比皆是。比如,上海世博建設大廈,就是在原上海第三印染廠的“新紡大廈”的基礎上,利用新技術改造而成的。中國船舶館,則是建在百年老廠“江南造船廠”的原址之內。據介紹,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內,約有25萬平方米的優秀老建筑被納入保護范圍。
將深厚的城市記憶接過來、傳下去,是上海世博會參展城市的共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