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二三線城市樓市有風險
本報訊 9月12日,消息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多家銀行日前收到監管部門關于風險防范的通知,要求對近期炒作升溫的商業房地產保持高度警覺;銀行要密切關注投資投機活躍并且未采取限購等措施的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風險。各銀行尤其是非金融機構不得頭腦發熱,盲目增加信貸投入。
消息人士說,通知要求加強對商業用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非住房類貸款監測,涉及商業用房的信貸標準必須大幅高于住房,并加大對假合同、假按揭等行為和轉按揭、假按揭等做法的打擊力度。此外,銀行要嚴格執行企業“名單制”管理和開發貸款以在建工程抵押兩項基本要求,增加風險排查頻度,加強對抵押物及時估值和持續管理,不準搞貸新還舊和貸款展期。
同時,銀行要加大對以廉租房、公租房和棚戶區改造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支持力度。貸款利率須按人民銀行利率政策執行,貸款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5年。項目建成后,須一年兩次還本付息,利隨本清,鼓勵以銀團貸款形式發放此類貸款。在資本金方面,通知強調,只有20%的項目資本金到位才予以發放貸款,項目資本金必須真實、足額到位。
(中國證券報)
各方說法
調控政策的延續已經很明確,而且有從緊趨勢,市場預期將進一步向既定方向轉變,開發商“降價換量”將是必然選擇。——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
有人曾預測,開發商會因為調控壓力而大幅促銷,使商品房價下降達40%以上,但這種情況目前并未發生。經過幾輪調控,大型房企已有“心理準備”和“耐藥性”,在沒有生存危機的情況下,降價動力不大。——嘉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谷文勝
一些開發商此前對宏觀調控政策預期過于樂觀,導致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過高;為完成業績考核,開發商會在三、四季度想辦法增加銷量,降價會更明顯。——上海綠城玫瑰園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旦臨
一些地區配套商品房等中低價位住房成交比重加大,也會拉低統計上的“均價”,對此應有辨別。——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
來源:東南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