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自守]
“看看就好”是口頭禪
“不信”是心里話
雖然獲稱“史上最嚴”,但是對于減負,一部分人堅定地持“不相信,不看好”的態度。就像文章開頭那位自稱“比較調皮”的家長,他說:“歷史經驗以及種種跡象都告訴我們,減負?看看就好,別當真。”所以,他淡定地置身事外,不反抗“負擔”,不期待“減負”,“愛咋咋地!”
如果說這是一種悲觀,那么來自某名校的資深老師××大抵是不同意的。××告訴記者,“就算時間減負了,內容沒有減負。就算理論上減負了,實際上沒有減負。就算文件減負了,可是壓力并沒有減負?!泵黠@是經過思考并提煉而來,理性而冷靜的××最后總結:“為了考試而進行的教育,減負是減不下來的?!?/p>
[研發暗器]
“補課”有了新名字
家長“校外加壓”
單元反饋練習,并不難理解的六個字。但是,很多人一定不知道,它其實是“單元考”的新名字。作為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陳先生在接到老師關于“明天進行單元反饋練習”的短信時,“愣了一下,馬上就明白了,接頭暗語!”
根據減負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僅實行期中和期末兩次考試,也就是說,沒了“單元考”這個東西。但對個別學校來說,“單元考”還是有的,只是穿上了馬甲;“輔導課”也是有的,只是換了時段,比如午休“自愿”到校。
不僅老師有“暗器”,家長也“暗中使勁”———校外輔導?!靶邪?,你們就減負吧。別人都在干嗎呢?等高考再來一決高低好了。”據說,不少原本對減負感到興奮的家長就是因為這句話轉為慌張、不踏實,進而校外加壓的。
[苦練內功]
減的是學生之負
老師不“減”還要“加”
苦練內功的,有老師、家長,甚至是學生。他們無疑是最具正能量的“武林高手”,他們明確,減負不是放羊,減負更應增效。以老師為例,“減負之后,我們更忙了!因為要研究怎么讓課堂高效起來。”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