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貿區“境外投資辦企備案辦法”出臺
更簡便
質監下放生產許可證審批權
為推進自貿區質監工作改革創新,福建省質監局推出了20項具體措施,落實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
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將福建自貿試驗區內屬于省級發證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行政審批職權,委托自貿試驗區質監部門行使,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查不再收費,取消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委托加工備案,在獲證企業年審中不再進行現場檢查。
同時,放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檢驗門檻,自貿試驗區內符合資質條件的檢驗機構,可承擔發證檢驗任務。這意味著,在自貿區內開設工業生產企業將更加簡便。
自貿區企業的組織機構代碼也將實現全程電子化,質監部門將建立對接“三證合一”的組織機構代碼辦證平臺。開發網上辦證系統,探索建立網上申報制度,實現代碼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網上業務辦理,加快代碼應用電子化。
檢驗檢測市場也將進一步開放,質監部門將試點讓自貿區內符合資質條件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承擔政府的產品質量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業務。
其他便捷政策還包括在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推行“首負責任制”,由業主、維保單位、物業三方簽約安全管理責任,并向社會公開承諾;提高對自貿區計量器具生產企業的型式評價試驗時效,將原先3個月型式評價試驗時間縮短至45個工作日;建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追溯制度,運用物品編碼技術,建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將機動車安檢機構計量認證和資格許可一并評審,避免重復審核等等。
更貼心
稅收管理實行“綠名單”
導報記者昨從廈門地稅獲悉,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的企業將實行納稅信用“綠名單”制度。具體來說,即根據廈門片區企業納稅信用管理情況和企業誠信水平,制定并公告稅收管理“綠名單”,探索實施自貿區企業的優先管理和專門服務措施,并加強動態管理。
同時,針對自貿區企業類型和行業特點,廈門地稅還將探索建立自貿區稅收風險管理特征庫、納稅人庫,搭建重點行業模型,因應采取納稅輔導、風險提示、納稅評估及日常檢查措施。并組建專門服務團隊,開展自貿區相關知識的全員培訓。
此外,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企業還能享受到地稅人員的全天候多介質服務。以廈門電子地稅局為依托,借助納稅人學堂、微信公眾平臺、手機APP、二維碼一次性告知等現代信息介質,為自貿區企業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多介質、多領域的稅收政策指引和輔導,減少自貿區企業的涉稅風險,實現對自貿區企業服務最大化、干預最小化、納稅誠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