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外教市場近三年來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這個市場尚未走入規范化道路,人員魚龍混雜,一般情況下,家長不會審查教師資格證,幼兒園或培訓機構也不去審查教師資格證,唯一的敲門磚就是他們的面孔。
更為隱蔽的是,很多小區內涌現了單干的“洋黑教”。記者采訪發現,他們往往借助小區內的中國朋友介紹推廣,在小區租住的房間上課,4-5個小朋友一個班,每個小朋友一周上兩次課,每次收費在每小時100元-150元。
記者調查發現,母語非英語且口音濃重的外國人、學歷背景不高的國外“藍領”、甚至是許多短期來華旅游的“背包客”也加入到龐大的外教大軍中。他們當中不少人是借來中國旅游或是留學之機賺取額外的零花錢。他們多數僅僅持有旅游簽證或商務簽證。
加強甄別和監管 保障受教育者權益
早前發生的“黑外教”傷害幼童事件及曝光的英國通緝犯在京當“外教”的個案,說明外教魚龍混雜暗藏風險,如果這個人群繼續脫離監管,兒童的安全和利益難以獲得保障。
事實上,正規機構聘請有資質的外教需要付出高額成本。一般來說,一家外教機構從申請辦理《聘請外國文教專家資格認可證》,到與有關外籍人士簽訂聘用協議,協助其辦理《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證》、工作簽證、《外國專家證》等手續,需要較大的時間成本,加上外國專家的聘用費用、住宿費用、往來機票等資金成本,聘請一位以英語為母語的專職外教費用,每月不低于15000元。
成本讓很多機構望而卻步。記者在廣州市外國專家局所公示的廣州市屬有資格聘請外教單位名單中查找,僅有9家幼兒園及10多家設有面向幼兒教學的學校榜上有名。
正規機構對外教的招聘過程也是相當嚴謹。比如不僅要經過3次面試和1次試講,所有外教須擁有TEFL或TESOL資格證書、本科及以上學歷、相關教學工作經驗,而且還會被調查所有公開的警方記錄和證書資格認證確認,并與外教實行一年一簽的教學合同,在這一年中,外教每月都必須接受考察評估,通過考核者才可以繼續留任。
廣州幼兒教育專家、番禺靈格風幼兒園督導關萍說,盡管目前對外國人在華工作及聘請外國人在華工作的單位有相當嚴格的管理辦法,比如《廣東省中等以下教育機構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認可辦理規定》就明文“嚴禁未獲得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的單位聘請外籍工作人員,對違反規定的聘請單位,由實施機關會同有關部門依法進行查處”。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大部分幼兒園都是民辦,難以監管,不少培訓機構、早教、幼教單位“利字當頭”以次充好糊弄家長。
長期在廣州語言培訓機構擔任顧問的郭先生說,現在的家長對外教過于迷信。然而對于語言學習,外教并不是萬能的,或許外教在地道語音的習得上非常重要,但在培養英語思維和應用能力方面,如果中國老師借鑒國外良好的課程,以及互動性、參與度、趣味性強的教學方法,甚至可以超越外教。外教搶灘中國幼教市場,并非壞事,客觀上也形成了“鯰魚效應”,讓中國幼兒語言教育迅速起步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