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海關否認叫停廣州跨境電商新業務
但強調體驗店不應被視為“免稅店”
新華網廣州1月25日專電(記者王攀)黃埔海關25日晚間對外通報表示,廣州美悅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此前在廣州市內開設首家保稅展示交易與跨境電子商務結合的體驗店“目前的運作流程符合相關規定,不存在外界傳言被海關‘叫停’的情況”,以回應外界近期以來圍繞這一跨境電商新業態產生的諸多爭議與傳言。
但海關的通報同時強調表示,該體驗店并不是社會傳聞的“免稅店”或“保稅店”,同時海關對保稅展示交易和跨境電子商務商品也分別適用不同的稅收征管模式,并不像外界推測的那樣全部按行郵稅征收。
23日,被外界稱為“廣州首家保稅店”的廣州美悅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體驗店開張,當天一度吸引了數千消費者涌入,隨后該店被強烈批評認為部分商品價格過高、收款手續復雜、和消費者預期形成極大落差,有輿論同時認為,這一狀態和監管部門未能落實國家相關改革政策有關,隨即有傳言表示該店業務已經被海關緊急“叫停”。
對此,黃埔海關對外通報表示,該店業務并未被叫停,但外界對該業務存在誤解。據通報表示,該店是依托廣州保稅區外實體延展平臺結合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開展的“O2O”線下體驗店,屬于“保稅展示交易與跨境電商有機結合”,并不是外界所認為的“保稅店”或“免稅店”。
根據該通報,目前試點企業在體驗店分別設置“跨境電商商品展示區”和“進口直銷商品區”。其中,“進口直銷商品區”內的商品已經按一般貿易辦結了通關、征稅等進口手續,消費者可以直接購買。
而“跨境電商商品展示區”內的商品則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消費者現場選購并提貨的,海關按貨物計征稅;二是消費者在體驗店里選擇通過試點企業的跨境電商平臺訂購,并在廣州保稅區發貨配送的,海關按跨境電子商務B2B2C保稅進口的稅收征管模式辦理手續,即在“清單核放”的基礎上由試點企業將核放出區的商品清單匯總生成報關單向海關申報,海關對境內個人消費者訂購的商品,參照郵遞物品管理,在“自用合理數量內計征行郵稅”。
叫停未成現實,爭議余波仍存。在業界人士看來,廣州此次跨境電商新業務風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監管部門的改革步伐和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產業、不斷增長的消費者購物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如何讓跨境電商業務獲得更平穩的發展扶持環境,仍有待進一步努力和探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