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舉措:多處骨灰樓推領取牌位拜祭
清明節是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近幾年,文明拜祭漸成風尚,越來越多市民選擇網絡拜祭、鮮花拜祭、牌位拜祭等環保簡約拜祭方式。
梅向陽介紹,清明期間,市銀河公墓將設置“清風寄情,放飛夢想”愛心墻,免費為群眾提供“愛心卡”、“黃絲帶”等服務;在每座骨灰堂內設置了“天堂信箱”,在陵園網站開辟了烈士拜祭、公眾拜祭網上拜祭專欄,市民可免費登錄“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網站,進行網上拜祭。梅向陽特別介紹,“網上拜祭的人數和次數都逐年增多,現在銀河公墓網上拜祭的登記用戶已經有1100多人次。”
今年,廣州市民政局倡導市民嘗試“牌位祭祀”等拜祭方式。2014年清明期間,廣州蘿崗區東區街火村思德園,番禺區大龍街新水坑村大崗、舊水坑村祭祖樓,增城新塘鎮四望崗生命紀念園等多處骨灰樓推出“牌位祭祖”新舉措,在清明大忙的七天期間,市民只領取先人牌位進行拜祭。這種拜祭方式大大方便了骨灰管理,省去了拜祭時骨灰領取和放回時的審核環節,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清明拜祭壓力。“牌位拜祭還體現對逝者的尊重,是一種安全、衛生、文明的拜祭方式。”梅向陽說。
據悉,4月5日清明節上午,由市民政局團委、廣州大學紡織學院和公墓管理處聯合在西門入口廣場,舉辦主題為文明祭掃啟動儀式,屆時將向市民免費贈送鮮花、愛心卡、黃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