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8日,南寧中心血站血液庫存并不充裕。南寧中心血站供圖
南寧血庫近年來頻告急,手術患者常遇到需要緊急征集親友互助獻血的窘境
血庫常“貧血” 解困求良方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賈經緯
臨近春節,是駐邕醫院手術量最大、最需要用血的時候,因高校學生放假、天氣陰雨寒冷等原因,也成為一年中的獻血淡季。近年來,南寧市臨床用血供不應求的現象,已逐漸由“季節性”轉為“常態化”,一些未獻過血的南寧市民和外地到南寧就醫的擇期手術患者,往往得先籌備做手術可能需要的用血,才能進行手術。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有何應對之策?
現象 血庫總是吃緊 求遍親友愁人
1月18日,南寧中心血站的供血科,14個冰箱內僅有800個單位(1個單位=200毫升)的O型血,其他型的血液更少。通常做一臺手術需要備4個單位的血,每天駐邕多家醫院需要做多臺手術,血庫非常吃緊。據了解,南寧平均每天需要采集700個單位血液才能滿足各醫院需要,而近三年,這個數據只維持在500個單位上下。
在血庫緊張的情況下,血站首先保障車禍、產婦大出血等關乎生命的急救用血需求;其次保障在南寧獻過血的人及其直系親屬用血;最后保障沒有在南寧獻過血的人的非緊急用血需求。然而,由于血液供求矛盾突出,第三類人群的用血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這種情況下,按照國家相關政策,第三類人群只能延期手術或互助獻血籌集血液。現實中,患者需要用血卻找不到親友互助時,那種無助讓人崩潰。市民肖女士介紹,她母親做手術需備血800毫升,因血庫緊張,醫院建議互助獻血。“求了很多人,才有幾個同學、親戚幫忙”,肖女士說,這事讓她欠下很大的人情,不是錢能解決的。
受供血不足影響,南寧多數醫院的互助獻血率有增無減。記者曾多次前往血站采訪,也發現在站內參與互助獻血的人員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