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斤的標準砝碼稱出了“6.01公斤”
高新區工商部門突查4家農貿市場,沒收22臺問題秤 一被查攤主竟理直氣壯稱——
“市場上問題秤又多又便宜 我不動手腳就會吃虧”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袁夏嵐 通訊員 毛秀芳文/圖)去菜市買魚,直接提走和現買現宰有什么區別;買條兩斤重的魚,你覺得能擠出多少“水分”;價格便宜的攤位,就一定是實惠嗎?前日及昨日,南寧市經開區工商分局開展“紅盾亮劍反欺詐”專項執法活動,對轄區內多家農貿市場進行突擊檢查,沒收了一批“問題秤”。這些“問題秤”幾乎全部來自魚攤、活禽攤和燒鹵攤,其中魚攤占了半數以上,且多是“6兩秤”、“7兩秤”。2天的行動一共沒收了22臺問題秤,其中13臺來自魚攤,5臺來自活禽攤,2臺來自燒鹵攤,另外兩臺分別是冰鮮攤和水果攤的。
“我們從前門進,你們從后門進,先去魚攤和活禽攤,一人盯住一個攤位,不要讓他們碰電子秤。”昨日一大早,在經開區的榮寶華農貿市場外,經開區工商分局一名副局長在對即將開展的檢查行動進行分組。
隨后,10多名工商執法人員及2名計量檢定員帶著標準重量砝碼,迅速進入市場。執法人員直奔魚攤和活禽攤,一人守住一個攤位,確保攤主與秤分離,防止攤主在檢查過程中調秤、偷梁換柱。
這樣的情形,執法人員是再熟悉不過了。魚攤(包括海鮮攤)、活禽攤、燒鹵攤是每一次“短斤缺兩”查處行動的重點。因為執法人員數量有限,無法同時檢查整個市場,執法時又必須穿制服,一般突擊檢查部分攤位后,其他攤位的“問題秤”都會被攤主“一鍵還原”,計量砝碼放上去,毫厘不差。因此,執法人員每次都是先集中檢查問題突出的區域。
昨日在榮寶華農貿市場,執法人員檢查魚攤幾乎是一查一個準,連續查出5家魚攤的電子秤有問題。
除了榮寶華農貿市場,執法人員昨日還突擊了榮通農貿市場,大家依舊是一進市場便直奔魚攤、活禽攤。
行動中共在榮通市場內沒收了5臺“問題秤”,計量檢定員在其中一臺“問題秤”放上5公斤砝碼,結果顯示出重達7公斤,一臺標準的6兩秤。
在檢查過程中,部分攤主會趁執法人員不注意,伸手摁下電子秤上的一個按鈕,瞬間就把秤復原到了標準值,導致執法人員失去了證據。而被查獲的攤主,大部分也都沉默不語,愿意配合執法人員的登記,對查處顯得“輕車熟路”。
小部分攤主則會理直氣壯地訴苦或找執法人員理論。一名被查的林姓魚攤攤主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的很多秤都有問題,攤主只要多花一兩百元就可以買到“動過手腳”的秤。林先生還說,他在進貨時,100斤的貨也會被別人“吃”掉幾斤的,如果按標準重量賣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