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么安慰受氣的學生
家長支持
讓孩子感到正義的力量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該怎么辦?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2355青少年咨詢臺特約顧問李耕巖認為,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后,家長要給孩子全力的支持,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比較弱小,家長要做的是呵護而不是教育。家長的做法可以包括接送孩子上學、到派出所報案、和對方家長還有學校交涉、訴諸法律,讓孩子感受到正義的力量,懂得是自己的權利就要維護,這樣孩子以后再次面臨危險時,才會敢于站出來尋求支持。當然,站出來維護孩子權利的同時,也要讓他知道得理不饒人也是不對的,只要對方真誠道歉后,就應該寬容回應。
學會保護 教孩子學會提前規避
當然,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作為家長,心里一定是很難接受的,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幫助孩子呢?
緩解孩子心理壓力
當孩子受人欺負時,他可能會因為害怕或者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傷心難過,此時如果父母用“你真沒用!”“他比你矮那么多你還怕他?”等語言來責備孩子,孩子就會把父母的難過理解為對他的失望,因此覺得自己很沒用而變得更加膽小怕事。受到欺負的孩子急需父母的理解與幫助,因此,父母應耐心地給孩子釋放心理壓力的機會,同時一定要向孩子解釋,欺負人是錯誤的,他被人欺負根本不是他的錯。還要讓孩子相信,只要有人故意欺負他,父母一定不會置之不理。
不要教孩子打回去
看到孩子被人欺負,有的父母可能會教孩子打回去。但是,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父母的這種處理方式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信息:打人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在父母這樣的教養方式引導下,孩子就可能出現另外一個令父母頭痛的問題: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攻擊別人。和孩子好好談談,了解他被欺負的經過和真相,然后幫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教孩子學會提前規避平時要多鼓勵孩子與別的同學交朋友,幫助孩子增進人際關系。朋友多了,孩子受欺負的幾率自然就少了。另外,孩子回家后,父母可以設置一些游戲,和孩子一道玩,并在游戲中訓練孩子,讓他練成敏捷的身手,為他靈活地規避“小霸王”做準備。當孩子平時與要好的小伙伴之間打打鬧鬧時,只要沒有危險,父母不要過多干涉。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實際是學習躲避危險的最好方式。
冷靜地處理問題
當孩子確實受到比較嚴重的傷害時,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怒火,先讓孩子的情緒安定下來,然后采取各種可行的補救措施。吵鬧于事無補,不依不饒地糾纏對方父母,這樣不僅僅傷害彼此的感情,還會影響父母形象,并間接地影響孩子的人際關系,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