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2月15日訊(記者 袁琳 羅莎 胡澤方 通訊員賀亮軍)2月15日,自治區政府在南寧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南寧市隆安縣金穗香蕉產業(核心)示范區等12個示范區獲授“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稱號。據悉,這是我區政府新聞發布步入常態化的第一場新聞發布會。
2014年4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做出創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的重大決策,把示范區建設作為我區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抓手。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以全新的理念進行創建,強調著力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輸入現代農業生產要素、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建設一批要素集中、產業集聚、技術集成、經營集約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
2014年底,全區共有36個示范區提出申請,經考評驗收,自治區政府認定其中12個為自治區級(核心)示范區。
示范區建設明顯提升了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核心示范區面積90%實現標準化生產;引進和消化新品種253項、新型生產技術115項、先進設施設備231臺(套);引進了各類經營主體187個,其中農業龍頭企業90個,合作組織97個。加強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示范區內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健全,抽水站、地頭噴灌供水管網等農業生產配套設施建設也明顯加強。有效整合帶動了各級支農資金投入,一方面,各地整合財政支農資金6億元投向20個示范區,占20個示范區總投入的25%,帶動4倍以上乘數效應,共20多億社會資本投入創建;另一方面企業投入加強,如南寧市良慶區壇板(核心)示范區引進的2家企業,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完成投資2500多萬元。促進了各地特色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一批“一區一品”特色產業;目前,20個示范區核心區面積14萬畝,拓展區和輻射區70萬畝。有力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產業與鄉村互動,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示范區覆蓋的村莊產業更強、生態更好、村容更美、農民更富,20個示范區完成民居改造1546棟。
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2015年,全區的涉農縣(區)都將啟動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逐步實現每個涉農縣(區)都建有1個自治區級或市級示范區。
2015年創建工作總體思路:科學規劃示范區布局。各地要立足縣域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建設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產業化程度較高的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特別是糧食、糖料蔗等主產區要進行現代化試驗示范。積極探索多種經營模式。有針對性地引進企業,引進上下游企業,打造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引導企業和合作社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更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各示范區要因地制宜,科學引導,探索適合不同條件的農業投入、經營管理和農民利益聯結的體制機制,要以市為單位統籌規劃示范區經營模式,在總結當前耕地加快流轉、公司集中經營模式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土地入股、合作農場、統一經營分戶管理等不同經營模式、不同機制的示范區。結合“美麗廣西﹒生態鄉村”建設,打造生態農業示范區,一手抓好生態田園、生態水系、生態家園建設;一手生產有機農產品,打造生態產品、生態產業、生態品牌。建設以資源利用集約化、廢物循環資源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能耗排放低碳化、產品產出優質化的生態循環農業。
2015年將實行“目標考核、動態管理、能進能退”的考核管理機制。經組織考評驗收達到自治區要求的示范區,自治區將給予一定的獎勵補助,各地也要根據自身財力情況,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實實在在推動示范區建設;對獲得授予“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稱號的示范區實行動態管理,每兩年審核一次,對達不到自治區級示范區標準的取消“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