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講評
不文明行車,車毀人亡絕非危言聳聽
對行車不文明行為的危害,鄭州市公安局交巡警四大隊負責宣傳工作的民警高磊深有感觸。他總結的就是“損人不利己”,哪怕是很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的慘劇,絕非危言聳聽。
亂用燈光
交警講評:一些司機認為開遠光可使自己的視線更好,提高安全性,但卻很容易造成對面和前方車輛駕駛員視物盲區和暫時性失明,極易造成事故。當然,在道路無照明設施、路況復雜的路段,開啟遠光燈也是有必要的,但會車時一般要調成近光。
超速、超載
交警講評:超速是引發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高速行駛時,駕駛員注視點前移,視野變窄,清晰度不高,駕駛員無法及時觀察,不能獲取足夠的路況信息,難以對路面情況做出準確判斷和及時處理,極易造成重特大事故。
亂鳴喇叭
交警講評:鳴喇叭是發出信號、保證行車安全的必要手段,但在一些標有“停車讓人”的斑馬線路口,不少車輛不但不減速、停車,還鳴喇叭,強迫行人避讓,這無疑是駕駛員素質低下的一種典型表現。
亂變道、超車
交警講評:超車時,要選擇路面平直、視線良好的路段超車。在交叉路口和陡坡等危險路段,雨雪和大霧等惡劣天氣,以及前車示意左轉彎、調頭或正在超越車輛時,嚴禁超車;超車時應盡量提高兩車的速度差,以減少超車時間,并注意借助喇叭、燈光等發出警示信號。
變道前,要確認該路段是否允許變道,并充分觀察后方路況,若后車發出連續鳴笛、閃燈等拒絕信號,切勿強行變道。
隨意停車
交警講評:隨意停車極易造成擁堵和事故。在停車場,前車發現一個車位,正準備倒庫,后面的車一頭扎了進去,搶占車位;也有一些駕駛員停車時騎線停車,一輛車占了兩個車位;還有些駕駛員停車時不注意保持車輛間距,只管自己停好,使得旁邊車輛車門難以打開;這些都不是停車的好習慣。
市民說理
不文明行車,損人不利己
在一線執勤多年的鄭州市交巡警四大隊民警李哲看來,行車不文明,很大程度上都是緣于駕駛員對交通安全常識、交通安全法規的了解不夠。
“很多人只關注‘利己’,而不關注自己的行為是否‘損人’,殊不知,利人也是在利己,損人也是在損己。”李哲說,在一個文明的社會里,一個很重要的文明評判標準就是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會影響別人,而國內很多人卻不注意這點,“文明社會人人都會尊重共同的準則,而尊重規則也是社會維持秩序和良性運轉的重要保障。”
留美歸來的“海龜”劉一帆還以親身經歷說:“相對于早前,國內現在的司機已經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文明出行,樹立了一些文明行車理念,素質也越來越高,但總體來講,距離文明行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她說,當行車文明從最基本的不違法、不違規上升到道德、禮儀的高度,那么這個社會不僅會更加和諧,也會具有很多生機和樂趣。
共同倡議
文明行車,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高磊認為,行車文明的實現,需要交管部門的宣傳和教育,也需要廣大駕駛員自己學習和重視,只有雙方合力,攜手努力,才會收到效果。
在駕駛員金先生看來,稍有疏忽,就可能由文明變為不文明,但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努力就可能得到改觀。比如,在遭遇交通擁堵時,不加塞,服從指揮;在社區內擋道停車時,車內放置一張“挪車聯系卡”等。
在此,本報也與鄭州市交警部門一起,向廣大交通參與者發出“文明行車,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倡議,共同營造良好的行車環境。
來源:大河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