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記者的調查得到了華南高速營運部門的正面回應,但是作為制定營運政策的政府部門卻依然保持沉默。顯然到目前為止關于廣深高速和華南快速的收費標準還是一筆糊涂賬。采訪中記者又發現,收費公路除了高昂和混亂,還存在著其它的問題。
主持人:廣深高速和華南快速的收費亂象紛爭十年都沒有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任何一個利益方都不愿意到手的肥肉輕易被分割。由于公路主管部門責任不到位,記者發現,廣州不但是公路收費高,還存在收費時間超長的問題。
記者:這里是廣州市花都區的四角圍收費站,這上面的收費年限顯示,收費期是1994年到2044年,總共是50年,而我國的公路法及收費公路管理條例都明確規定,最長不得超過30年,這里卻是50年,這是什么原因呢?
不僅是四角圍收費站,在靠近花都市區的龍口收費站,記者發現,這里的收費年限是從1993年到2043年,同樣也是50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及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按照收回投資并有合理回報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25年。即使是在國家規定的中西部地區,最長也不得超過30年。而在廣州,那兩處收費站的收費期限卻是50年,記者去到了收費管理單位,廣州市花都區路橋收費管理所。
梁偉文 廣州市花都區路橋收費管理所副所長
梁偉文:應該是跟外資的(投資)條件了,根據那個條件確定的50年
梁偉文介紹說,那兩處收費站所在的公路都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花都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經過多方努力,才有外資企業愿意投資道路。這兩條道路由花都區路橋工程公司與一家澳大利亞企業分別按65%和35%的比例投資,當時確定的收費期限是50年,也是外商投資的條件之一,并且到現在為止收費期限還是50年,從沒有調整過。
那為什么明顯與國家法規相違背,這兩處收費站還能按50年期限收費呢?多方努力后,記者找到了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王則楚曾擔任過廣東省政協委員,他告訴記者,在2007年他曾就此向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提出,降低這兩處收費站的收費年限。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答復說,這兩處收費站屬于市、縣違規轉為經營性的收費站,違反國家和省的相關規定,將督促廣州市相關部門對該問題抓緊進行整改,予以糾正。花都區路橋收費管理所副所長梁偉文告訴記者,他也曾參與了對王則楚提案的回復工作,但從來沒聽說過被要求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