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股市·匯市·債市——從四大市場展望中國經濟
股市:股指跌回“原點” 走勢還看實體經濟
回顧2011年,“跌”成了A股最明顯特征。截至12月16日,上證綜指全年下跌超20%,收盤點數不僅創三年半來新低,更是讓股指“一夜回到十年前”。
面對一路下跌的A股,眾多中國股民直呼“看不懂”,為何中國經濟在全世界范圍內表現優異,而股市表現卻可以用糟糕來形容。有著十多年炒股經驗的上海股民張順調侃:“現在誰還好意思說自己手里有股票?多鬧心啊。”
滬深兩市研究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宏觀經濟面上國內外經濟面臨調整和風險、流動性收緊;微觀上出口受阻、房地產市場調控對上下游企業效益亦構成影響。
一方面股市“缺血”,另一方面擴容、“抽血”也給股市造成一定壓力。最典型的是9月底中國水電的百億元IPO計劃,給當時已經疲弱的A股增添了很大壓力。
A股“重融資”輕“分紅”也不利于股市繁榮。統計顯示,A股中堅持年年分紅的企業只有十來家,而10年來沒有任何分紅的企業至少有100多家。股民質疑,為什么上市公司融資是零風險零損失,面對投資者應得利益卻是“一毛不拔鐵公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明年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專家認為,短期內對股市影響偏中性,有一定支撐,但長期走勢仍有賴實體經濟情況。
在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鐘華看來,中國在2012年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模式轉變期,傳統的產能擴張很難超預期,增長將由量轉為內部的結構優化。
從股市的制度建設來看,近期密集出臺的各種政策,在向投資者傳達信號:股市將向著更為健康的方向發展。分紅制度的改革成為完善股市回報的重要舉措,而對內幕交易的零容忍則是在斬斷通過不法手段獲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