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屬正常,“中國制造”核心競爭優勢尚未根本改變
展望未來,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各類成本攀升,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企業向東南亞等地遷移,但總體而言,我國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優勢短期內尚不會發生較大變化。中國制造在全球制造業版圖中,仍將占據重要位置。
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羅仲偉認為,我國制造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配套產業鏈以及工業體系,特別是沿海地區,產業之間的協作和產業內部的配套都比較完善,這是東南亞一些國家在短期內難以建立起來的。
蘇州一家制衣企業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公司在越南建了一個直營廠,但運作起來并不順利:一件衣服需要不同的絲線、紐扣等多種配件,但在當地市場根本買不到。在通關、出口等環節問題也不少。
專家表示,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由于勞動力、土地等紅利因素,外國投資者紛紛涌入中國,差不多把其他所有國家甩在了旁邊。而現在,隨著中國紅利的減少,一些新興經濟體國家有機會趁勢進入相關產業,這是資本轉移的正常規律。外資的不斷涌入,會推動這些新興經濟體加快改善物流供應鏈和基礎設施,“中國制造”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