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仍突出 經濟回升的有利條件增多
祝寶良說,當前,國際經濟低迷不振、國內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以及經濟周期性減速問題相互交織,使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工業企業經營困難、局部地區金融風險顯現、穩房地產投資和穩房價面臨兩難選擇、制造業缺乏新增長點等方面。
“但是,我們經濟回升的有力條件也很多”,祝寶良補充。2013年,“十八大”確定的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新思路將進一步激發全國上下改革開放和加快發展的熱情,穩增長系列政策的效果將進一步顯現,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目前我國擴大內需的政策空間仍然較大”,祝寶良說,貨幣政策方面,由于存款準備金率仍然保持在20%的高位,高于1985-2012年平均值8個百分點左右,預期2013年對沖壓力將明顯減輕,存款準備金率仍有較大下降空間。從財政政策來看,2012年我國財政赤字率僅為1.5%左右,加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政府債務余額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在40%左右,采取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空間仍然較大。
祝寶良告訴記者,近年來,結構性減稅一直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扶持小微企業的系列減稅政策2013年繼續有效。“‘新非公36條’細則的政策效應將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近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明顯加快,特別是醞釀多年的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有望出臺,將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為擴大消費奠定堅實的收入基礎。“近年來我國消費金融快速發展拓寬了消費市場空間,激發了居民消費熱情,日益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轉型的重要手段”,祝寶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