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富人把錢花在國內
“出境購物者基本是中國的中高收入人群,如果不考慮消費環境的因素,境外價格低才是主要原因。”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周立對本報記者表示,對于同一種品牌的消費品而言,在內地和境外的價格不同,是造成購物者境外花錢的主要原因。
周立認為,在國內生產成本占優的前提下,價格差異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物流成本,二是稅收成本,也即貿易成本。“正是這兩方面加總的成本不同,造成了異地異域的價格不同”。此外,不斷擴大的中高收入群體消費能力強勁,追求世界名牌,消費奢侈品的愿望日益強烈。
市場人士分析,人民幣升值,購買力提高是重要因素,此外,境外品牌效應也是國人將奢侈品消費貢獻給海外的重要原因。國外知名奢侈品品牌范圍廣泛,從服裝鞋帽到化妝品、手表、手提包等不一而足,反觀中國內地的奢侈品則頗為“寒磣”,本來就不多的國產奢侈品鮮人問津。據了解,中國本土奢侈品牌海鷗表,一款價格為168萬元的手表從2010年推出至今,只賣出兩塊。
“目前消費外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長此以往,不利于增加消費、擴大內需。”周立認為,需要創造更好的消費環境,加強品牌建設,鼓勵引導這一群體把錢花在國內。一直以來,我們對奢侈品消費不鼓勵、不提倡的做法遲滯了消費的增長。應當努力使高收入者手中的錢花在國內,為促進國內消費、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作用。
不要讓消費者被“拐跑”
從出口導向型向消費驅動型、內需主導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國加強品牌建設、創造消費需求、改善消費環境的動力。專家建議,要發揮市場力量培育品牌,靠科技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用法制完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安全消費、放心消費,減少消費煩惱,感受消費樂趣。有關人士呼吁,要給中國的消費者更好的消費環境,消費者們才不會被“拐跑”。
有學者建議,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作用,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品牌價值。只有在市場競爭中勝出才能確立其地位,展現其價值,獲得中高端消費者的認可。
經濟觀察家梁振鵬指出,靠科技創造新的消費需求也在漸漸成為一種趨勢。例如蘋果公司以其獨創的一系列電子產品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讓消費者跟著蘋果走。“偉大的公司,從來都摒棄一味地迎合消費需求的理念,而是通過創新的產品去開創市場需求。”
“我們還要創造一個好的消費環境”,周立建議,政府要更多地為群眾著想,出臺政策措施,以法制進一步配套完善消費的體制與環境,保障消費者合理需求的實現。例如,在市場流通體制方面,應統領各層次、各門類的市場流通法律法規,將市場流通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建立統一的市場流通調控部門,以解決多頭管理、相互掣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