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買房的問題,最近王偉(化名)與女友的意見有些不一致。因為擔心稅費成本提高,王偉打算再“等一等”。女友卻希望趕在政策落地之前盡早買房,然后安心籌備兩人的婚事。隨著政策細則落地日期漸近,兩人急需盡快做出決定。
按照住建部官員在今年“兩會”期間的說法,盡管有爭議,二手房交易個稅新政仍將執行。這也意味著,二手房交易成本的提高已近在眼前,購房者的負擔無疑將會增加。但與此同時,近期部分二手房業主因急于出手而降低報價,價格“小谷底”隱現。在樓市調控最后一只“靴子”懸而未決之時,越來越多的購房者正面臨兩難選擇:買,還是不買?
“3·20”或是最后期限
今年3月以來,王偉和女友先后在北京的北苑、劉家窯、常營等多個區域陸續看房。由于春節后新盤供應量較小,且兩人需要一套能夠盡快使用的婚房,因此交通便利、配套齊全的二手房成為他們的主要目標。
近期北京的二手房源釋放量較大,并不乏優質房源。但王偉發現,好房源的報價不僅高于區域平均水平,而且經常遭遇搶購。幾番猶豫之下,王偉錯過了一些選擇,加之二手房交易稅收新政的臨近,他產生了暫緩買房的想法。
看到王偉猶豫不決,不僅女友著急,中介也頻頻催促,建議他在政策落地前盡快出手。其中一家中介機構甚至明確地指出最后的大限——3月20日。在該日期之后簽約的購房者,將可能承受高額的稅賦。
中介的邏輯簡單明了:按照住建部官員在今年“兩會”期間的說法,從3月底開始,“地方版”樓市調控細則將陸續出臺。買賣雙方只有在這個期限前完成網簽,才有可能避開高額的交易成本。
按照正常的交易流程,如果購房者選擇商業貸款,從雙方簽訂購房合同,到完成資質審核,再到完成網簽,大約需要7、8個工作日。算上周末,二手房的平均交易周期約為10天。按照這個周期計算,簽訂購房合同的時間必須提前至本月中旬。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做完網簽通常意味著交易的完成。盡管此后還需經歷批貸、交稅、過戶等流程,但只要在政策落地前完成網簽,交易雙方就不必再承受高額的稅收成本,除非新政有特殊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