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醞釀多項支持措施
針對并購重組過程中存在的諸多頑疾,各界人士均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包括梳理修改法律、完善規章制度、轉變政府觀念等方方面面。
從資本市場來看,下一步,針對如何通過金融渠道支持并購重組,證監會近期緊鑼密鼓醞釀相關舉措,并已初步形成方案:
一方面,進一步清理行政許可種類,增強審核透明度。未來的目標是,凡是市場主體能自主決定、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能夠采用事后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解決的事項都要取消行政許可。同時在現有已公示并購重組行政許可項目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外公示范圍,最終實現審核過程信息的全公開。
另一方面,針對目前并購重組中現金占比高達七成、支付工具不足的問題,證監會亦在醞釀推進定向可轉債等并購支付工具。此外,證監會曾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將盡快推出優先股制度。分析人士指出,優先股政策實施后,有望大大增強并購方的資金實力。
值得關注的是,監管層一直以來要求并購重組股份定價不得低于“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對于這一市場議論較多的條款證監會也正醞釀調整,未來企業和市場將可能有多個時間窗口可以自主選擇,股份的定價彈性將大大增加。
此外,證監會還曾透露盡快實施并購審核分道制。據悉,醞釀中的分道制方案將有望對“好的中介、好的公司、好的項目”實行快速審核甚至豁免審核,以有效實現對市場主體的激勵約束。而中介執業質量、規范程度以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等將成為考量重點。
這些舉措的推出按照整體論證、分步推進原則,成熟一個,推出一個,涉及到法律法規修訂的正抓緊論證修訂。加之,此前證監會已經公開并購審核過程,透明度大為提高,并多次提高并購審核效率,目前項目的平均審核周期已經壓縮到20個工作日左右。相信未來并購重組的效率將大幅提升。
完善并購融資配套服務
“現在都講產能過剩,好的企業兼并壞的企業。有了并購貸款、并購基金的支持,兼并重組就可以開展。可以預計,今年的兼并重組肯定會很熱鬧!”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近期公開表示,調整過剩產能不能一刀切,如鋼鐵企業做并購可以給貸款,而且期限可以長一點。“通過這種方式優化各個行業的規模機構,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
前述證監會人士亦表示,理解并購重組對調整存量的作用,核心詞就是產業集中度,通過并購市場把調存量和調整落后產能、產業集中度結合起來,通過技術改造增強市場主體抗風險能力。
而促進并購市場,除證監會監管完善外,資本市場亦能提供眾多服務。如針對并購基金等融資類產品,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鼓勵券商申請。目前除中信證券已經開展并購基金業務外,部分券商已經開始通過直投部門為并購提供創新服務,華泰證券直投部門在藍色光標并購案中的并購融資支持就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中最成熟的一批企業,更多有并購機會和需求的公司還沒有上市。”有市場人士表示,并購是市場行為,各類財務投資主體只是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市場主體才是齒輪。實體經濟面臨困局之際正是并購的良機,中介機構提高定價能力、金融市場提供更多的融資服務,才能為更多的上市及非上市企業并購掃清障礙,促進市場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