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隨著資源過度開發使用、環境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綠色循環、可持續消費受到社會關注,請問商務部門有什么舉措?
高虎城:綠色循環、可持續消費是今后一個時期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的內在動力,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我們擴大消費不是支持鋪張浪費,而是促進綠色循環、可持續消費。今后商務部將以推進綠色低碳消費、促進可持續發展為重點,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一是推廣綠色采購,引導流通企業擴大節能產品銷售,促進低材耗、低排放、易回收、可再生利用的生活用品生產供給,擴大節能環保產品消費。二是發展綠色流通,培育綠色市場(飯店),鼓勵運用太陽能光伏、光熱設備以及節能節水設備,在飯店、酒店等場所實施“綠色照明”工程。推進綠色供應鏈建設,促進流通企業向上延伸引導綠色生產,向下延伸保障安全消費。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汽車,開展“以舊換再”工作,發展二手車和舊貨市場。三是要加強宣傳,引導社會形成科學文明、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生產模式、流通方式和消費行為。
記者:近年來,中國人出國消費激增,據統計,今年“十一”中國游客在境外高檔用品消費超過65億歐元,請問商務部在滿足消費者高檔品牌消費方面有何考慮?
高虎城:高端品牌境外消費激增,不僅與價差大有關,還與赴境外旅游人數快速增加、國際高端品牌定價、國內分銷體系不完善、中國品牌競爭力偏弱以及消費心理等多種因素有關。滿足高端消費需求、促進高端品牌市場發展,必須堅持科學引導、綜合施策的原則,從長遠考慮,要著力從四方面入手。一是培育和發展品牌,增加市場供給。推進品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探索建立品牌消費集聚區,引導企業創新設計、改善服務。適當擴大高端品牌進口,增加供給,促進市場充分競爭。二是加強渠道網絡建設,促進公平競爭。推動奧特萊斯、品牌折扣店、品牌連鎖店以及網上品牌店等新型業態發展,鼓勵發展自營銷售平臺。加強與境外高端品牌廠商合作交流,引導國際高端品牌合理定價,優化區域布局,豐富品種規格,滿足市場需求。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三是樹立正確消費觀,引導科學消費。開展科學消費宣傳活動,改善炫耀、攀比心態,引導消費者樹立科學、文明消費觀念。
此外,還建議進一步研究推進優化稅收結構、擴大免稅店及離境購物退稅試點等政策措施,不斷縮小境內外價差,吸引消費回流。
記者: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已經成為重要生產要素,請問如何發揮信息引導作用擴大消費?
高虎城:為充分發揮信息引導作用,商務部建立了城鄉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并設立“商務預報”網站,平均每月向社會發布市場信息5萬余條,有效引導了企業經營和居民消費。下一步,商務部將積極順應信息化和大數據時代的要求,按照“準確監測、深刻分析、科學預測、快速反應”的總體思路,切實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發揮信息對消費的引導作用。一是建立大數據。加快建立以政府數據為主體、社會數據為補充、涵蓋國內外市場的大數據平臺。進一步優化監測樣本結構,提高信息采集智能化水平。創新數據采集方式,加強與電子商務企業合作,掌握更加全面、準確的消費市場信息。二是強化大分析。以大數據為基礎,進一步加強消費市場分析和預測預警,研究編制有關消費方面的綜合指數,打造消費市場晴雨表,為制定促消費政策提供決策參考。三是構建大平臺。加快整合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建立以“商務預報”為依托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進一步加大信息發布力度,指導企業經營、引導居民消費。加強與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的合作,拓寬信息發布渠道,擴大信息覆蓋面。
記者:近年來,重大自然災害和異常天氣頻繁出現,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當前,已進入大霧及冰凍雨雪天氣多發季節,請問商務部在應急保供方面有何措施?
高虎城:穩定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是滿足群眾基本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商務部門將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統籌內外的原則,建立預案完備、貨源充足、渠道暢通、投放及時、布局合理的應急調運體系,保障市場平穩運行。一是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應急預案,明確管理目錄,突出調控重點。增加應急商品集散地和應急投放網點,進一步完善應急投放網絡。加強市場預測預警,及時掌握供求形勢,強化市場信息引導。二是加強應急骨干隊伍建設。建立骨干企業數據庫,逐步實現跨地區信息共享,引導骨干企業適當增加庫存。進一步完善應急商品數據庫,增加應急商品品種和重點聯系企業數量。三是提高商品儲備管理水平。建立小包裝糧油、瓶裝飲用水、方便食品、清潔用品、應急照明用品商業儲備制度,實現儲備商品從準入到出庫的全程監管,保障儲備商品質量安全。支持重要商品儲備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打造布局合理的儲備網絡。四是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充分利用關稅、關稅配額、國營貿易管理等手段,提高進出口調節能力,推進進口來源多元化和大宗商品直接貿易,發揮進出口在保障市場供應中的作用。
記者:請您談談流通領域擴大消費工作的前景和目標。
高虎城:“十二五”前兩年消費市場增速較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7%,2013年增速放緩,但仍會增長13%以上,預計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達30萬億元,“十二五”年均增長14%左右目標有望實現。從長期看,我國擴大消費發展前景廣闊、空間巨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將會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加快,國民經濟將保持平穩發展,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逐步完善,將有利于釋放我國消費的巨大潛力。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城鄉一體的現代流通體系,流通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消費規模進一步擴大,消費環境明顯改善,服務消費比重明顯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突破50萬億元,最終消費率有望達到55%左右,消費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