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更多受訪者(70.6%)認為,學歷“查三代”現象是“唯學歷是用”的社會風氣使然。
對此,全球職業規劃師認證首席培訓師鐘谷蘭“非常認同”。她說,用人單位查三代學歷,與很多企業在招聘時不知如何挑選合適人才有關。另外,不僅是用人單位,當前社會普遍存在“唯學歷論”的觀念。比如一些畢業生認為不該將第一學歷作為大學教師崗位的用人標準,但如今不少大學生對“好教師”的標準,也停留在“這個教師是哪個學校畢業的”等觀念上。
柯漢鋒告訴記者,自己身邊雖有不少同學很有才華,但礙于“第一學歷”欠佳,也沒什么背景,于是一些“有自知之明”的同學,畢業期間直接放棄參加國企、事業單位的招聘考試,奔赴外企。
“因為很多外企沒有‘學歷崇拜’。”柯漢鋒在接觸眾多著名外企后發現,他們在面對能力相當的應聘者時,更愿意招收學歷較低的人。因為在他們看來,學歷較低者既然能與強勁對手旗鼓相當,說明他的領悟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更高一籌。
哪些單位在招聘中喜歡對應聘者學歷“查三代”?調查中,64.3%的人首選“政府機關”,接下來是“國企”(63.3%)和“事業單位”(62.5%)。其他還有:“高校”(37.4%)、“外企”(23.9%)、“私企”(14.3%)。7.8%的人表示“不清楚”。
學歷“查三代”現象會產生什么影響
德資企業博世集團人事部的一名負責人,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坦言,當前確有不少企業招聘時查三代學歷。但通過諸如學校背景、論文等硬性條件以期選拔優秀人才的方式,只會篩出“會考試”的“偽人才”。
“中國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想得到長足發展,離不開人才,更離不開‘唯才是舉’。”該負責人說,大多數務實的企業都不該“唯學歷是用”。相比眼高手低的名牌高校畢業生,他們更青睞有項目經驗、扎實肯學的“潛力股”。另外,真正客觀的人才招聘,應根據職位要求進行綜合實力考量,如一個職位本科學歷就夠了,那么在本科生與碩士、博士生較量時,就應能者勝出。一個有這種氣度的企業,更能獲得社會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