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吉林經開區內的博大生化、史丹利化肥、娃哈哈、奧克新材料、怡達化工、富薪木業等骨干民營工業企業均高負荷生產,產銷率都超過98%。截至6月末,上述企業全部贏利,毛利率最高可達40%,對全區經濟增長貢獻巨大。
從年初開始實施“新一輪民營經濟騰飛計劃”至今,吉林經開區民營企業發展呈現以下突出特點:
在支柱產業中,民營工業的分量和作用逐漸增強。吉林經開區兩大支柱產業——化工和食品農副產品加工業,現有規模工業企業39戶,其中民營企業33戶,比重占到84.6%;實現產值占兩大產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1.7%,同比增長超過40%。
達產達效工作取得突破。吉林經開區目前59戶民營規模工業企業中,有32戶是2007年以后建成投產的,上半年生產負荷率超過85%,實現產值占民營工業總量的比重達到76.4%。
停產企業恢復生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5月份,京泰化工公司被天津泰達集團重組,組建了吉林省嘉孚化工有限公司,目前正在進行設備檢修。至此,吉林經開區內原有四大停產企業中,博大生化、沱牌農產品已成功恢復生產,香港山梨酸公司、京泰化工正準備恢復生產。
大多數企業運行情況都好于去年。一是企業原材料供應比較充足。奧克化學、怡達化工等企業運行良好,來自吉林石化的原材料供應基本能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生產負荷由去年的60%-70%提高到目前的90%左右。二是資金短缺問題得到緩解,國外需求有較大增加,出口訂單增多。富薪木業貸款到位保證了購買原材料所需資金,一季度與歐洲簽訂了20萬平方米的訂單;永林化工與美國公司簽訂了1500噸的銷售訂單;伊捷思與印度簽訂了200噸的銷售訂單。
截至6月底,吉林經開區預計完成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57.2億元,同比增長25.4%;實繳稅金1.4億元,同比增長20%;年度主要指標均完成過半。(記者孫奇 通訊員 李景輝)
來源:江城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