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是一座最有人情味的城市。
長春,是一座幸福指數超高的城市。
長春不僅是汽車城、森林城、大學城,長春還是全國的籃球、足球和冰雪運動重點城市,連續6屆被譽為全民健身發展較好城市。
作為一名長春人,爆表的幸福指數不僅僅體現在重返季后賽的東北虎男籃和即將征戰中超的長春亞泰等競技體育帶來的快樂。同時,還有馬上全面改造升級的長春體育場和城區內的十分鐘體育健身圈,如火如荼的百萬市民上冰雪活動等一系列參與性極強的群眾體育。
改造長春體育場為東北最大體育廣場
今年我市將在有條件的公園、廣場,規劃建設足球、籃球、乒乓球廣場和健身步道。同時,根據街道、社區實際情況,合理配備健身器材,以滿足老城區居民健身需求。改善體育場館環境,完善服務功能,擴大開放度。對現有體育場館進行維修改造,清理與體育無關的經營項目,最大限度的對市民開放,還公益于市民。
據了解,長春體育場將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為了滿足旱冰體育愛好者的需求,將對五環體育館周邊進行改造,打造專業的旱冰場地。同時,將外租給駕校的3個原網球場收回,進行重新修葺,不僅恢復其原來的功能,而且在外觀和硬件設施上有大幅度提升。另外,還將增加室外的足球場地,以豐富和發展市民的足球運動。全面升級改造后的長春體育場將成為東北最大的體育廣場,不僅豐富了市民體育生活,同時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
完善城區十分鐘體育健身圈
喜歡徒步健身的市民都知道,我市各大公園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徒步,還自發的成立了南湖公園、長春公園徒步群等民間組織。每到周末,更是有幾千人來到凈月潭徒步健身。為增加和豐富市民體育健身場所,長春市體育局于2014年先后在南湖公園、長春公園、伊通河等地建設了“十大健身步道”。同時,在城區配建健身路徑100套,12個鄉鎮、120個行政村配建了健身器材。
2015年,將繼續完善城區“十分鐘體育健身圈”。同時,為適應城市擴容需求,推進雙陽區健身設施建設,實現村級全覆蓋。全市安裝健身路徑100套,實現城市社區健身路徑全覆蓋。更新健身路徑80套,確保市民健身安全。
助力申奧推動全民上冰雪運動
2014年,我市以“繁榮群眾體育,建設幸福長春”為主題,圍繞學生、職工、農民、婦女、老年人、殘疾人、少數民族等7大人群,舉辦了6大板塊活動內容的全民健身運動700余項次,舉辦朝陽區社區乒乓球聯賽、南關區百姓健康舞展示等各級各類健身活動累計達2000余項次。
利用假期舉辦的夏令營和冬令營,深受廣大青少年和家長的喜愛,有很多學生除了做好功課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參加各種體育項目的體驗。長春市體育局為了增加青少年體育運動興趣和培養愛好,通過整合體育、教育以及高校的專業師資力量和體育場館資源,舉辦了“夏令營”和“冬令營”活動。推出滑冰、滑雪、足球等全程免費培訓學習活動,實行場地、教師志愿服務,同時為學生購買人身傷害和公眾責任險,免除后顧之憂。這項活動也是全市百萬青少年上冰雪、上運動場的一個全新的嘗試。
2015年將為助力北京申奧,大力推進冰雪運動設施建設開展居民上冰雪,青少年冬令營等活動。辦好2015年全民健身運動會,全年組織開展各項主題健身系列活動1500余項次。
網格+終端=智慧體育
“你看這是我們智能平臺,前兩天社區體育工作者上傳的圖片,反映小區內體育設施壞了,維修人員已經在第一時間進行維修,再將修好的圖片上傳到平臺,大大的節省時間,方便管理維修。”長春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吳昊在手機上向記者展示了這個手機終端的魅力。
長春市體育局對市民體育健身運動進行了創新,把文化和科技元素融入社區體育管理機制,打造智慧體育,開發了網格智能服務平臺。按照城市社區規劃,一個社區一個網格,一個網格一個終端,一個終端8項工作職能,體育行政部門可以憑借一部手持終端全盤掌握社區體育實時狀況,及時就設施維護、活動開展、體質監測、健身指導等作出科學決策,在體育行政部門、體育社會組織、街道、社區、健身器材安裝和維護單位之間,實現全方位、多層面智能化溝通。
2015年,將繼續創新社區體育管理模式,深入推進智慧體育——社區體育智能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實現社區體育智能服務移動終端全覆蓋,全面開展社區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