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遼縣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辦公室主任,蔣艷榮已是在水利戰線上摸爬滾打20年的“老兵”。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忙,走路風風火火、辦事雷厲風行、說話簡潔明了,身邊的同事都形容她是單位的“大忙人”。
認真走訪調查絲毫不差
2006年,蔣艷榮轉戰到遼源市東遼縣水庫移民管理辦公室?!盀榱藮|遼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庫移民做出了巨大犧牲。我們應該為他們服務好,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每一位移民的心里。”這是蔣艷榮常和同事說的一句話。可是東遼縣到底有多少移民?他們都住在哪里?蔣艷榮和同事翻遍了資料,除了聚龍潭水庫,其他五座水庫都是上個世紀中后期建成的,年代久遠,沒有詳細的搬遷資料可查。
對此,蔣艷榮只能帶領同事下鄉調查。他們到移民搬遷前所在的村組走訪,和老干部及當時經歷過搬遷、對搬遷記憶好的移民進行座談、回憶,還原移民原始居住村落圖,一家一戶進行排查。蔣艷榮告訴記者,在那一年半的調查期間,他們成了“夜貓子”。起五更爬半夜,早早的下鄉,去晚了怕村民外出找不到人。走了多少路自己也記不清,吃不上熱乎飯是經常事。晚上回來還要連夜把當天核實的情況梳理、匯總、錄入電腦。最犯愁的是外地遷入定居的移民,他們要一遍又一遍地去原籍地調查取證,核實身份,去當地民政部門確認簽字。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份5281人的準確移民檔案新鮮出爐。
渭津鎮福民村的張紹臣是聚龍潭水庫一期移民,妻子汪桂珍是他收養的外來姑娘,智力上有些缺陷。2010年東遼縣政府出臺對聚龍潭水庫移民辦理低?;菝裾邥r,由于是黑戶,沒有任何證件信息,汪桂珍辦不了低保。蔣艷榮請示領導,幾次往返公安局和當地派出所為她辦理落戶手續,并親自送到她的家里。當蔣艷榮把汪桂珍的身份證和戶口本送到他們手中時,老兩口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聚龍潭一期移民王杰是移民特困戶,她本身是氣管炎,病情非常嚴重,兒子又出了車禍。蔣艷榮了解到情況后,幾次登門為她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兩節期間還為她家送去大米、豆油壞和慰問金。如今已經70歲的王杰告訴記者,“蔣主任可是我們的貼心人??!要是沒有她,我這日子可是真不知道該怎么過,太感謝了?!?/p>
力求改善獨跑項目資金
為了改善移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蔣艷榮又開始跑項目、跑資金。截止到目前,共爭取項目53個,爭取項目資金3700萬元,受益人口3萬余人。目前到位各類移民資金6158.42萬元,受益人口4435人。
在項目施工中,蔣艷榮嚴格把住工程質量關。2012年,東溝引橋施工的時候,蔣艷榮沒有通知施工方就去了施工現場,發現漿砌石嚴重不符合技術標準,她立刻讓施工隊停工,馬上調鉤機把石頭挖出來,洗干凈重新砌護直到合格為止。蔣艷榮說,“移民項目扶持資金是給移民造福的,弄成豆腐渣工程那就是造孽?!钡侥壳?,由移民資金修建的基礎設施項目質量都經受住了考驗,工程完好率達100%。
十幾年來,蔣艷榮幾乎沒休過完整的節假日。在施工季節,她多是很早就從單位出發,很晚才回到家里。用蔣艷榮自己的話說:“苦點累點忙點沒啥,我有幸能為東遼縣移民做點事兒,感覺很幸福?!?/p>
【中國吉林網記者 丁雋】